业内人士认为,粗放式的物流形态已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势必为新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智能物流所取代。
专家表示,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是业态发展趋势,升级过程会很痛苦,特别是在网络化进程中,传统物流企业没有网络化、区域化,也没有品牌和上游稳定的优势,生命力薄弱。智能物流的出现,标志着信息化在整合网络和管控流程中提升到了一个动态的、实时进行选择和控制的管理水平。
一些大型电商以及物流企业建设“智能物流”。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物流成本居高.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据2011年对我国15个省会城市仓储面积的调查显示,每市平均库房拥有量为373.6万平方米,而人均只有0.57平方米,从而导致库房租金上升.另据调查,我国仅有10%的肉类、20%的水产品和少量的牛奶、豆制品通过规范的冷链系统流通,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却高达85%.冷藏运输设施的缺乏导致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达到25%-30%.这都在无形中促使物流成本的攀升.另外,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大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没有形成遍布全国的合理的运输网络.
企业的有效输出超终由整个系统决定。所以,要提升企业输出质量,从整体上制定系统化的优化方案就是必然要求。
系统超优原则
系统超优原则,就是整体结果超优化,而不是局部超优化。管理者要把握系统超优原则,核心是抓住这四种理念:(1)系统顾客链的良性互动;(2)顾客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平衡;(3)系统资金流动效益超大化;(4)系统的货物流吞吐效率超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