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增词法译出名词复数汉语是赖以加数量词或其它词的方式表示复数之意,而英语是赖以名词词尾的复杂变化形式表示复数。一般说来,在汉译英语复数名词时,应该增补表示复数含义的词,如“们”、“好几个”、“许多”、“那些”、“一批”、“一些”、“各个” 等等。这样会使语义更加明确、完整。如:⑴But that the old workers helped us,we should havefailed.本句中的名词复数workers应当译出,全句可译为“要不是老工人们的帮助,我们早就失败了”。⑵The moving parts of a machine are often oiled that fric2tion may be greatly reduced.在翻译这句话时,最1好把parts的复数含义表达出来,增加“各个”一词,译为“机器的各个可动部件常常涂上润滑油,以便大大减少摩擦”。⑶The meals can be had at the restaurant,the workers′canteen and the school dinning2room.汉译时,把meals用增词法译为“一日三餐”,全句可译成“一日三餐可以在饭馆里、工厂食堂里或学校饭厅里吃”。⑷The Curies had also succeeded in isolating a second reac2tive element2polonium.由此例句可以联想到,人名的复数汉译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添加“父子”、“兄弟”、“夫妇”、“全家”、“全家人”等。由于居里夫妇是科学界的名人,夫妇俩的研究成果世界闻名,所以本句中的the Curies用增词法译为“居里夫妇”。全句译为“居里夫妇还成功地分离出第二个放射性元素———钋”。⑸As an anthropologist he examined Indian cultures of theAmericas.America有时用来指“美国”,又是用来指“美洲”。上句Americas是复数,不可能指“美国”,译者可较准确地判断其含义是指“南北美洲”,汉译时增加了“南北”。因此,这句话可汉译为“作为人类学家,他对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的文化做了比较”。
直译法
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1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法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
意译法
意译却是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1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当直译有困难或勉强译出而读者无法理解时,一般应采用意译法。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例如英语谚语Ahorsestumblesthathasfourlegs,若将其直译成“有四条腿的马会失蹄”,这自然会给听者的理解带来困难,甚至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对于这类谚语的翻译,应采取意译法,以完全不同的词语将甲方语句的寓意准确地传达给乙方。如果我们将上例Ahorsestumblesthathasfourlegs译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失为成功的处理方法,汉译后,其形虽变,然其意依存。以下各例谚语的翻译均体现了“形相远而意相近”的翻译的原则。
同义谚语套用法
有的英语谚语和汉语同义谚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并且有相同的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对于此类谚语可采用“同义谚语套用法”。
增词加注法
有些英语谚语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地方色彩或具有典故性质,汉译时必须加注才能把意思交代清楚愿意,这种翻译法叫做增词加注法。例如,仅仅把Carry coals to New castle译为“向运煤,多此一举”是不够的,因为读者不一定理解“纽卡索”的含义,必须用增词加注法翻译为“向(煤区)纽卡索运煤,多此一举。”或加注,说明“纽卡索”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往那运煤,多此一举。
旅游景点名该如何翻译?
一些专家曾经指出,在一些旅游对外宣传品中,有些国内地名的译法很不统一。例如,太湖,有的译作Tai Lake,也有译成Taihu Lake;黄山有的译作Huang Mountain,也有译为Huangshan Mountain。
例如桂林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风景点很多。风景点的译名也很不统一。1998年6月一份英文版《中国旅游导报》,上面登载两篇文章,标题分别为 Li R iver, the Dreaming Water 和 Yangshuo, a Paradise for Foreign Tourists,都谈到了漓江。一篇把漓江译为Li River,而另一篇却译成Lijiang RiVer。读这份报纸的外国人绝不会想到Li River和Lijiang River同指一条江。桂林街头近百个旅游售票点介绍漓江游和其他景点游的英文也不统一,也会给外国游客带来困 惑。又如,象鼻山译为Xiangbishan Hill,也有译成Elephant Trunk Hill;独秀峰有译为Duxiu Peak或译为the Unique Beauty Peak。懂些英语的桂林人也许一看就明白指的是同一个景点。但对于桂林风景一 无所知的外国游客,就分辨不清是一个还是两个景点(地名)。
旅游景点的翻译虽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专家认为,旅游点名称属单名最1好照顾韵节和外国人的习惯 读法,把“湖” “山” “园”等也同音译出。如the Li jiang River,人民画报英语版就采用这种译法。又如,尧山最1好译为the Yaoshan Mountain;同理,杉湖可译为the Shan hu Lake。译名最1好在一个地区是统一的,以避免误解。
另外,旅游景点名称的比较可取的译法通常采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例如“象鼻山”既用汉语拼音 译为Xiangbishan,也可意译为the Elephant-T runk Hill。可作两种处理,一是汉语拼音名用斜体,音译 名放在括弧里,即Xiangbishan(the Elephant-Trunk Hill);另一种就是在音译与意译名之间加一个or, 例如Xiangbi shanor the Elephant_Trunk Hill,伏波山可译为Fuboshan Hillor the Whirl pool Hill;而芦笛岩可译为Ludi Caveor the Reed Flute Cave。作这样取理,相信外国人不但不会产生误解,而且会有助于他们对景点的了解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