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026期
一、单项选择题
1.1903年,在美国出版本《教育心理学》,尔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班级管理中制定的班干部轮换制度属于( )管理模式。
A.常规
B.平行
C.民主
D.目标
3.下面( )是我国教育法体系的“母本”。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4.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对于难易适中的任务来说,学习动力水平为中等时,学习效果( )。
A.最差
B.不明显
C.中等
D.最好
5.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的观点。‘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论
D.综合论
6.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 )特征。
A.挫折感
B.耗竭感
C.去个性化
D.低个人成就感
7.教育立法必须从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现实国情出发,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出发,从已有的经济基础出发。这体现了教育立法的( )。
A.实事求是原则
B.统一、协调原则
C.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D.稳定连贯性原则
8.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9.认为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 )学习理论的观点。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10.下列特征不属于意志品质的是(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复杂性
11. 从整体上看,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呈现为( )。
A.正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D型分布
D.I型分布
12.1879年,(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冯特
B.桑代克
C.华生
D.特曼
13.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中,使主体明确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以及要求做什么的要素是( )。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定案
14. 一个人认为自己考试失败是因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15.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如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应该( )。
A.责令其限期改正
B.给予行政处分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对其处以罚款并责令改正
16.从本质上讲,教学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主体活动
D.文化活动
17.某教师未经学生允许私自将学生的作文编入自己编著的优秀作文集,对这种做法叙述正确的是( )。
A.侵害了学生财产权
B.侵害学生的著作权
C.没有侵害著作权,因为作文不算“作品”,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D.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利
18.我国新课程改革不倡导的教学观念是( )。
A.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B.教学过程的封闭与专制
C.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D.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19.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是( )。
A.有损害事实
B.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C.损害的行为必须违法
D.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前后一样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
21.教育过程的核心是主体参与,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方面的措施有( )。
A.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D.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22.直观教学包括( )直观。
A.实物
B.模象
C.思维
D.言语
23.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不如去赚钱,遂将其正读初中的女儿送去打工。老师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甚至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请问该案例中李某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 )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宪法
24.程序性知识包括(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动作技能
D.创造性知识
25.关于我国的新课程理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B.小学阶段以分科为主,中学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为主
C.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D.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三、判断题
26.场依存的学生更多地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同。( )
27.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干部和规章制度约束学生,实现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控制。( )
28.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意志目标三大领域。( )
29.某校高二的学生王某撕毁图书室的彩图插页5页,学校根据本校的规定对王某进行了罚款,学校的这一做法是合法的。( )
30.道家的教育思想主张“道法自然”,这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
31.学生学会在听课和看书时如何做笔记属于策略性知识。( )
32.教师以民主而不是专制的方式管理学生,鼓励学生表达不同意见,容许学生在自行探索中去发现知识,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
33.根据我国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如果没有过错则不承担法律责任。()
34.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由此,他提出自然教育的主张。( )
35.教育目标是社会对教育所要成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 )
四、填空题
36.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
37.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
38.立身以立学为先,____________。
39.已所不欲,____________。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40.凡事预则立,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
41.有人认为,大学生的学科知识就能胜任中小学教师的岗位要求,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42.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43.丰富的想象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这充分说明想象力的重要意义。简述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六、论述题
44.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45.试结合实际.论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6.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哪些?请联系实际论述班主任应如何组织与培养班集体。
七、案例分析题
47.心理学实验和相关研究证明.对理解的知识有复习的学生较无复习的学生保持效果好。如果没有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复习,则保持的较少,遗忘的较多。即使只有一次复习,其保持的效果也会提高。复习是防止知识遗忘、巩固知识的基本途径。是提高知识保持效果的重要条件。但复习并不等于机械重复,保持的效果也不取决于复习次数的多少或所花费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复习活动的合理组织。为了促进知识的保持,避免知识的遗忘,必须注意合理地组织复习。
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正确地组织复习以促进知识的保持呢?
48.小明是初二的学生,半年前学会了上网。刚开始的时候,小明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在网上查询一些学习资料,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学习之余,他也偶尔打打游戏,与同学聊聊天。但最近.妈妈发现小明有点不对劲,每天在网上时间越来越长,甚至午夜还不睡觉、早晨睡懒觉、不起床、有几次差点上学迟到,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妈妈决心要搞清楚小明到底在网上做什么。一天晚上快12点了,小明还在玩电脑,妈妈走进他的房间,结果令她很意外,小明根本没有学习,而是在打游戏。妈妈气坏了,质问他这么做多长时间了,小明吞吞吐吐说有两个月了,有的时候还到网吧去玩,现在一天不打游戏就难受极了。自己有时候也想不玩了,但就是控制不住。
妈妈和小明的班主任李老师交流了小明的这种情况。李老师帮助小明妈妈分析小明这种沉迷于网络游戏行为的原因,认为这与初中生好奇心强、渴望交往、自控能力低等心理密切相关。
妈妈和李老师应该采取哪些教育指导措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