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与动物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 )表现出来的。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活动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B.使学生更快乐地学习
C.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D.对传统教育课程的改革
4.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是( )。
A.《理想国》
B.《学记》
C.《大教学论》
D.《论演说家的教育》
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 )的现象。
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区”
6.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智力劳动
B.体力劳动
C.接受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B.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
C.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创造力
D.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8.发现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认知的过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 )。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柯勒
D.瓦·根舍因
9.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10.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的加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育方法是( )。
A.讲授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二、填空题
11.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为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_________和_________。
12.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_________和_________。
1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求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_________之中。
14.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气质、_________和_________。
15.态度是通过学习尤其是社会性学习得来的。1961年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理论,这三个阶段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_________。
17.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_________的教学策略。
三、简答题
18.简述思维过程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9.简述影响个体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0.根据记忆规律,教师应该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21.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四、论述题
2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逐步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