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043期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2.根据我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有办学资格和稳定的经济来源
B.组织和个人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目的一般是为了盈if,1
C.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不具有民事权利,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兴办的校办产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D.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遵照学校的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3.学习是人类和动物普遍存在的现象,这说明学习是( )
A.形成思想的必要条件
B.掌握技能的必要条件
C.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
D.有机体适应阶段的必要条件
4.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包括( )
A.依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5.教师辱骂学生侵犯了学生的( )
A.生命权
B.健康权
C.人身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6.学校正式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7."跳一跳,摘桃子"的理论根据是( )
A.最近发展区理论
B.一般发展理论
C.心理发生论
D.全面发展理论
8.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9.教好一堂课的前提是( )
A.备好课
B.充分了解学生
C.认真钻研教材
D.设计好教学方法
10.班主任通过查阅学生的作业、学籍卡片等来了解学生的方法属于( )
A.分析书面材料法
B.问卷法
C.调查访问法
D.观察法
11.维果斯基提出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的含义是( )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12.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
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夸美纽斯
13.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实行( ),并予以公示。
A.入学测试
B.免试就近入学
C.双向选择
D.按能力分班
14.查阅文献资料最快捷的方法是( )
A.图书
B.网络检索
C.索引目录
D.报纸
15.关系转换说强调( )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A.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
B.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
C.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
D.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
二、判断题
16.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是互相排斥对立的。( )
17.教师培训与教师自我的专业化发展应该采用整齐划一的模式。( )
18.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 )
19.黏液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的性格特征。( )
20.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
2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
22.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立太学,是当时的最高教育机构。( )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体制建设已最终完善。( )
24.非制度化教育就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
25.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曲线变化的规律是先慢后快。( )
三、简答题
26.在教学中,如何贯穿启发性教学原则?
27.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28.结合理论与实践,谈谈如何做好学困生或问题学生的转变工作。
29.请列举几种新兴的教育研究方法(不少于3种)。
四、论述题
30.试述发现教学法的利弊。
31.试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五、材料分析题
32.一个父亲不让上初一的女儿继续读书,叫她帮助妈妈看商店,老师来劝女孩的父亲,希望他能让女孩继续读书,父亲说:"女儿是我生的,我有权利不让她读书。"
(1)这位父亲的说法正确吗?(5分)
(2)这位父亲违反了哪些规定?
33.《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学习了课文最后一段,教师打出幻灯片:乌鸦寂寞地站在一棵树上。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只乌鸦的神态,想一想:看着狐狸叼起肉回洞,它心中会想些什么?
(学生稍加思考,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乌鸦很伤心,心想:哎!都怪我爱听好话,才会上当。
生:乌鸦真后悔,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时就有肉吃了。
老师正想总结,却有一男生忽地站起来,说:"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从没有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听到了。不就是一块肉么,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
思考:如果你是课堂上的这位老师,你该怎么评价这名男生的表现?这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