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052期
一、单项选择题
1.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是( )
A.神学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C.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
D.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3.人格特征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
4.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练习
B.学习
C.强化
D.巩固
5.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分为( )
A.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
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的身份认定是( )
A.公务员
B.雇员
C.公务员兼雇员
D.专业人员
7."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布卢姆
8.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当做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9.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得到发展。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不平衡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10.聊天、座谈所采用的言语类型是( )
A.独白言语
B.表面言语
C.内部言语
D.对话言语
11.下列属于国家教育基本制度的是( )
A.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B.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C.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D.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
12.我们常说"知之深,才能爱之切"这表明( )
A.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B.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的基础
C.道德认识的核心是道德思维能力
D.道德情感调节着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13.隐性课程是( )
A.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
B.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
C.始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D.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14.现代学制最早产生于( )
A.中国
B.欧洲
C.美国
D.英国
15.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 )
A.收集资料
B.选择课题
C.提出假设
D.制订计划
二、名词解释
16.综合课程
17.教育改革
18.依法执教
19.德育过程
三、简答题
20.简述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21.简述注意的概念及功能。
22.现在减负口号此起彼伏,甚至国务院文件都三令五申,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可打题海战的仍有人在,但也有连作业都不敢布置的,那么布置作业应遵循哪些要求?
23.简述学习动机培养的原则。
四、论述题
24.试述消除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25.试述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五、材料分析题
26.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
太笨了!坐下!
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教师丙:(微笑、和蔼的)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请你就三位老师不同的做法,结合新课改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