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082期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本身
B.社会
C.经济发展
D.分工
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多少的儿童?( )
A.135
B.140
C.150
D.160
3.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论语》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4.“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下列哪种品质的体现?( )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5.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的第一个科学家是( )。
A.霍尔
B.孟德尔
C.高尔顿
D.彪勒
6.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瓦伦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7.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手段
B.强制手段
C.救济手段
D.武力手段
8.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9.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新奇的观念和联想能顺利出现,并作出快速的取舍,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灵活性
C.新颖性
D.独创性
10.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学生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并受法律保护
B.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是学生的一项义务
C.学生的家境贫寒,家长可以允许学生辍学,这并不违法
D.偷看学生的私人日记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11.某学生学习英语字母“b”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的“b”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功能固着
B.反应定势
C.纵向迁移
D.特殊迁移
12.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3.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14.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养。
A.崇高的职业道德
B.文化学科知识
C.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D.教育理论知识
15.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 )。
A.3年
B.6年
C.9年
D.4年
二、多项选择题
16.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德育
17.下列描述符合少年期特征的是( )。
A.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B.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C.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D.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
E.以上说法都正确
18.权威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 )的人格特征。
A.消极
B.依赖
C.唯我独尊
D.懦弱
19.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 )。
A.流程图
B.模式图或模型示意图
C.双向图
D.网络关系图
E.系统结构图
20.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哪几个阶段?(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三、判断题
21.师生之间建立友谊虽然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 )
22.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活动课程。( )
23.质性评价很难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应用,因为质性评价方法是对学生品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不能量化。( )
24.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习成果。( )
25.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
26.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运动规律,教给学生科学知识。( )
27.教学具有教育性,所以教学中永远有德育。( )
2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
29.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比,学校教育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
29.一般说来,正负迁移的产生取决于两种学习在刺激反应之间相似与相异的程度。( )
3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
32.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坚持以教学为主,不能有其他教育形式。( )
33.教师的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 )
34.美育的内容就是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相结合。( )
35.教学本质的交往说认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传递的过程,更应该是一种交往的过程。( )
四、名词解释
36.最近发展区
37.教师的人格特征
38.潜在课程
39.情境教学
五、简答题
40.钻研教材的意义有哪些?
41.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42.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途径都有哪些?
43.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六、论述题
44.举例论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45.试述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