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085期
一、单项选择题
1.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 )。
A.理解记忆
B.机械记忆
C.内隐记忆
D.无意记忆
2.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高峰发病年龄在( )
A.3~5岁
B.5~7岁
C.8~10岁
D.11~13岁
3.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等级性
D.相对独立性
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5.学生按政策就近入学,各校办学是有计划地按需进行,适龄者都可享有教育权利,校际之间不受竞争影响,体现了学校组织的哪一特征?( )
A.程序性
B.垄断性
C.非自愿性
D.公益性
6.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识
D.道德行为
7.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8.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要素是( )。
A.教师的专业能力
B.教师的自我发展
C.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
D.教师的自我形成
9.动作缓慢,动作之间不协调,视觉控制占绝对主导,常感到紧张等活动特点属于( )。
A.操作定向阶段
B.操作模仿阶段
C.操作整合阶段
D.操作熟练阶段
10.课外活动不包括( )。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
二、多项选择题
11.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说服法,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 )。
A.谈话
B.报告
C.参观
D.讲解
12.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13.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 )。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E.惩罚法
14.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15.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的困难,我们可以应用教育心理学中哪些手段来查找困难的症结?( )
A.智力测验
B.阅读测验
C.与此有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
D.心理辅导
E.以上都正确
三、填空题
16.影响学生品德学习的条件主要有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__________ 。
17.由先前经验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叫__________ 。
18.备课要做好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设计教法这三方面的工作。
19.__________ 培养了学生主动能力,也发展了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0.备课类型:集体备课和__________ ;课前备课和__________ 。
21.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__________ 和心理疾病分别指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22.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__________ 行为。
23.“头脑不是一个可以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 的教学方法思想。
24.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__________ 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公民所必需的“__________ ”(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25.教案分为__________ 教案和__________ 教案。
四、名词解释
26.教育目的
27.操行评定
28.心理健康
29.遗传
30.非形式化教育
五、简答题
31.简述罗森塔尔效应及其教育启示。
3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
33.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教师了解问题?
34.班主任在教育中有何作用?
35.简述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
六、论述题
36.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37.我国小学课程设计应坚持哪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