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095期
一、单项选择题
1.常用的记忆术不包括( )。
A.位置记忆法
B.死记硬背
C.缩简和编歌诀
D.语义联想法
2.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
A.系统脱敏法
B.支持疗法
C.宣泄疗法
D.认知作业法
3.一个学生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的心智活动,主要属于智力技能形成的( )。
A.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B.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C.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D.内部言语阶段
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5.吃过梅子的人一见到它的外形、闻到香味,就会有“望梅止渴”的反应,这是一种( )。
A.非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生来的反射
6.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这属于( )的课堂组织形式。
A.小组活动
B.全班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7.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这是(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8.教育要结合人的个性发展,做到( )。
A.循序渐进
B.防微杜渐
C.教学相长
D.因材施教
9.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背景。这是(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0.一次测验后,教师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有进位数加错、看错数字等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验属于( )。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二、多项选择题
11.布鲁纳认为,知识结构可以用( )几种表象形式来表现。
A.动作
B.图像
C.表格
D.符号
12.以下属于正式团体的是( )。
A.班级
B.小组
C.少先队
D.小集团
13.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的是( )。
A.安吉尔
B.华生
C.斯金纳
D.苛勒
14.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有( )。
A.个别咨询
B.团体咨询
C.电话咨询
D.通信咨询
15.测验实用性反映了试题的基本质量,其基本要求是( )。
A.便于组织
B.便于实施
C.容易评分
D.结果要容易解释
16.在反射弧中,直接与外界刺激接触的有( )。
A.感受器
B.传人神经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17.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评价作用
D.选择作用
18.小学儿童学习准备的内容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
A.动作技能水平
B.人际交往水平
C.自我意识水平
D.智力发展水平
19.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 )几个阶段。
A.关注成绩
B.关注生存
C.关注情境
D.关注学生
20.问题行为可分为三种类型,包括( )。
A.心理问题行为
B.品行性问题行为
C.性格性问题行为
D.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三、填空题
21.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之一是活动在言语水平上先 __________ ,以后再__________。
22.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 __________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__________ 。
23.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24.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5.自由联想与__________是__________治疗的基本方法。
四、简答题
26.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
27.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五、材料分析题
28.过去,人们片面追求的GDP增长,是以资源的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为代价换来的,这种增长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对此专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样,在教育方面也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试分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9.下列是某小学一个班的主题班会设计,运用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对这一设计进行评价并阐述组织好主题班会的要求。
又到了3月5日学雷锋的时间了,学校要求我们每个班为周围的社区做一件好事。
可我认为学雷锋不能图表现,只用一天的时间来表示一下,而应该制度化、经常化,把爱心献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决定先在班上召开一个“我们应该怎样学雷锋”的主题班会,形成我们全班共同的意见,找到一致的办法,因此对主题班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
第一步:全体同学收集雷锋的动人事迹;
第二步:请学生代表宣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第三步:分小组讨论目前存在的学雷锋种种现象;
第四步:我们该怎么办(各小组表达自己今后学雷锋的设想与办法);
第五步:全班讨论,形成学习雷锋的统一意见和行动方案。
六、教育写作题
30.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