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099期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爱岗敬业
B.无私奉献
C.爱国守法
D.为人师表
2.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图像等
3.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 )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自由和尊严
B.人身和财产
C.身心和健康
D.生命和安全
5.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强调( )。
A.尊重、赞赏
B.帮助、引导
C.反思
D.合作
6.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
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读书是一种乐趣
C.“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7.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8.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指的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有意后注意
9.新课程在高中阶段以( )为主。
A.综合课程
B.分析课程
C.分科课程
D.实践课程
10.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哪种思维特性?( )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11.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下面不属于能力发展差异的是( )。
A.天才儿童
B.大器晚成
C.多愁善感
D.过目不忘
12.( )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13.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4.教育法律规范包括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 )。
A.强制性规范
B.约定性规范
C.保护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15.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
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16.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是( )。
A.实践
B.反应
C.反射
D.学习
17.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成熟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8.“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
A.专业意识
B.专业态度
C.专业技能
D.专业品质
19.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 )。
A.教师权威
B.教师感召力
C.师生关系
D.教师能力
20.( )即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
A.算法式
B.启发式
C.综合式
D.概括式
21.人们对暗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 )。
A.顺应
B.选择
C.提高
D.降低
22.我国古代的《学记》中说“学不躐等”,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3.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24.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
A.加涅
B.斯金纳
C.托尔曼
D.桑代克
25.阅读技能是一种( )。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26.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27.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
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29.“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0.下列属于元认知的是( )。
A.学生运用精加工策略巩固知识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
二、多项选择题。
31.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A.选择功能
B.激发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和维持功能
32.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 )。
A.低年级学生
B.高年级学生
C.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
D.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
E.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
33.以下属于真正的创造的是( )。
A.鲁班发明锯子
B.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C.爱迪生发明灯泡
D.高斯发明连加变乘法的简单运算
E.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34.校园文化可以细分成(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制度文化
C.学生文化
D.学校精神文化
E.传统文化
35.下列属于正强化的是( )。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三、填空题
36.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7.将“飞机——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精加工策略中的________。
38.通过“科教兴国”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成为我国教育_______功能的基本方向。
39.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_________ 的评价体系。
40.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两种抽象程度不同的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
41._________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42.__________ 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43.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44.班杜拉认为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_________和 _________ 。
45.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可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________。
46.“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__强化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47.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_________。
48.教学目标是根据课标与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的,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一般要包括知识目标、________ 、________ 三个方面。
49.教育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通过再生产_______和_______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50.按_________划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51.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52.态度学习属于加涅按照学习_________的分类。
53.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__________。
54.创造性的核心是__________ 。
55.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过程有以下几个环节:_________、组织实施、_________和激励学生。
四、简答题
56.简述课堂导入的作用。
57.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58.简述课外作业布置的要求。
59.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五、论述题。
60.如何处理师生矛盾?
61.联系实际,谈谈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