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00期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2.下面有关心智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A.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3.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 )。
A.中心环节
B.起始环节
C.终止环节
D.一般环节
4.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是( )。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智力
5.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阔限
6.教育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这属于教育的( )。
A.负向功能
B.社会功能
C.隐性功能
D.正向功能
7.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 )。
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
B.外部、稳定、不可控制的
C.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
D.内部、稳定、可控制的
8.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是( )。
A.关键期
B.机能期
C.发展期
D.差异期
9.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 )批准。
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
10.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鸡、鸭作为例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运用了( )。
A.正例
B.反例
C.提供变式
D.科学地进行比较
1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2.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C.绩效工资
D.教龄津贴
13.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1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15.“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16.“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17.教育的固有功能是( )。
A.个体功能
B.社会功能
C.正向功能
D.隐性功能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审议机构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教育部
19.有的人情绪爆发快,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但是这种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做事也常常感情用事、刚愎自用,但表里如一。这种人的气质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0.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21.孟子说“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在强调教师的( )。
A.道德素养
B.专业知识
C.教学技能
D.教育机智
22.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2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国家和地方两级管理制度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24.下列中哪一项是基本的情绪分类?( )
A.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B.快乐、悲哀、愤怒、嫉妒
C.心境、激情、应激
D.快乐、悲哀、愤怒、惭愧
25.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26.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27.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 )年以上的安全驾驶经历。
A.2
B.3
C.5
D.4
28.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29.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超水平发挥往往伴随着( )情绪状态。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30.下列行为需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是( )。
A.体罚学生严重的
B.克扣教育经费
C.殴打教师情节严重的
D.侵占学校校舍
二、多项选择题。
31.资源管理策略包括( )。
A.时间管理策略
B.努力管理策略
C.调节策略
D.机动性强
E.学业求助策略
32.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
A.画线
B.记笔记
C.列提纲
D.画关系图
E.记忆术
33.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
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自我强化
34.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监视策略
E.调节策略
35.韦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易
D.身心状态
三、填空题
36._________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37.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规定。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
38.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称为__________ 。
39.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_ 、转化和 _________三个过程。
40.学校安全管理遵循积极预防、_________、社会参与、_________的方针、
41.了解学生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调查法。
42.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__________ 是其首要环节。
43.把人的形象和猪的形象进行组合.形成了猪八戒这一新形象。这一心理过程属于__________。
44.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 _________。
45.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_________职责和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4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制度。
47.重音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48.人格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点。
49.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__________。
50._________与_________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
51.人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_________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53.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________。
54.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 _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和 _________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55.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二是________反馈。
四、简答题
56.简述结束技能的一般过程。
57.简述教师职业良心及其作用。
58.师德建设的核心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是什么?
59.简述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别。
五、论述题。
60.如何理解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
61.论述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