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03期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中,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读书指导法
D.演示法和实验法
2.“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提出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3.桑代克提出众多学习律,其中描述动机的是( )。 ‘
A.效果律
B.准备律
C.练习律
D.同化律
4.(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及其与学习者原有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A.加涅
B.布卢姆
C.桑代克
D.奥苏贝尔
5.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力求成功者会( ),避免失败者会( )。
A.可能选择,回避任务
B.回避任务,犹豫不决
C.坚决选择,可能选择
D.可能选择,犹豫不决
6.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
A.安全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7.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的一代,这是( )。
A.预期社会化
B.发展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
8.小组讨论、协商、会谈等属于( )。
A.正式交往
B.非正式交往
C.单向交往
D.双向交往
9.其教学法被称做“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 )。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冈察洛夫的《教育学》
C.巴拉诺夫的《教育学》
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
11.我国义务教育是由( )为主进行管理的。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市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12.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 )。
A.思想政治教育
B.法律教育
C.性教育
D.道德教育
13.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 )。
A.徐特立
B.蔡元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1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15.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
A.社会教育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基础教育制度
16.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水平。
A.超常
B.较高
C.普通
D.弱智
17.课程计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A.课程设置
B.课程开设顺序
C.教学时数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8.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 )。
A.较高的水平
B.较低的水平
C.非常高的水平
D.中等水平
19.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中学
20.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二、多项选择题
21.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结构包括( )。
A.教师的道德素质
B.教师的知识素质
C.教师的能力素质
D.教师的专业素质
22.对课程方案的评价包括对( )的评价。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材
D.教科书
2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 )。
A.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B.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C.随时记录
D.可利用现代手段
24.( )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D.人的社会性
25.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是( )。
A.目的更明确
B.持久性明显发展
C.精确性提高
D.概括性更强
26.以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的是( )。
A.研究性学习
B.劳动与技术教育
C.信息技术教育
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27.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 )。
A.技能的学习
B.知识的学习
C.行为规范的学习
D.认知策略的学习
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B.初中阶段学校不开设选修课程
C.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改革创新
D.国家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
29.性格的个别差异体现在( )。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特征差异
D.类型差异
30.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下列哪些人物的思想属于内发论?( )
A.孟子
B.弗洛伊德
C.洛克
D.格塞尔
三、填空题
31.班级里的非正式群体主要是 __________ 。
32.保持的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定义、公式、定理的记忆是__________。
33.“社会知觉”是由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
34.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中学教学要遵循__________ 原则。
35.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__________的学说。
36.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是教师的 __________ 。
37.知识学习的类型有 __________ 、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8.终身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著名的成人教育理论家__________ ,其著述的《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39.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自身的__________ 。
40.当我们十分悲伤的时候,痛快地哭一场,把心里的悲痛宣泄出来,这种情绪调控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
四、筒答题
41.怎样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42.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五、论述题
43.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4.论述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六、案例分析题
45.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语文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问题: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46.小张老师是初一(1)班的新任英语老师,第一次登上初一(1)班的讲台。学生在台下的反应很活跃,让小张很受鼓舞。她决定按原备课计划进行互动,就请了10位同学上讲台抢答表演会话。可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情况,被请上讲台的同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同学反应快,另外一些由于听不懂开始做小动作、扮鬼脸。台上台下一片混乱。
试用备课的有关知识分析小张老师这堂课失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