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开兰炭跨省销售瓶颈,府谷县委县于1990年12月组建的国有专营兰炭的运销企业“府谷县煤产品经营公司”应用而生,该公司开创了通过铁路运输销售兰炭的先河,客户遍布国内铁合金主产区,当时国内80%以上使用兰炭的铁合金生产企业都是府谷县煤产品经营公司的客户,该公司为兰炭应用的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了九十年代末,治理环境、减少污染、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国家在这方面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因此采用机械化炉窑生产工艺生产兰炭被当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且逐渐为大多数生产者接受,并逐渐形成规模。由于用机械操作替代了人工操作,这样的兰炭我们称之为“机制兰炭”。机制兰炭采用了先进的干馏煅烧工艺,固定炭比土炼兰炭提高了5~10个百分点,灰分和挥发份降低了3~5个百分点。因炉内装有可控的测温设备,不容易过烧,所以灰分比土炼兰炭稳定。由于挥发份相对稳定,机械强度也较土炼兰炭有了明显的提高。
兰炭畅销煤价拉升严重的雾霾给兰炭带来了市场机遇,而兰炭的畅销自然会拉动原煤的价格。就在这几天,榆林的原煤价格普遍出现上涨趋势,每吨涨幅达到10—15元。这虽然与北方供暖季来临储煤有关,但也与榆林兰炭以治霾利器的形象进军清洁煤市场、出现畅销态势不无关联。
作为原煤的初级转化产品,兰炭产销两旺会大大拉动原煤的销量。按1吨原煤生产0.6吨兰炭计算,如果榆林市4289万吨兰炭产能全部释放,将会消耗原煤7000多万吨,占到榆林煤炭年产量的近四分之一,原煤滞销的局面将会大大改变,价格也自然会被拉升。
兰炭最早使用是从民间开始,在一些民用煤比较缺乏的地区,民众把炉子里燃剩的煤块剔出来,用以炉膛压火或烧风箱炉用。由于烟少,温度高,耐燃等优点受到农村家庭主妇的青睐。其实兰炭的称呼也始于民间,以其在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而得名。现在的兰炭又被称为“焦粉”,是生产铁合金企业对冶金焦粉末“焦粉”名称的延续。使用兰炭替代冶金焦生产铁合金时的优势是节能降耗,单位电耗降低10%,生产硅铁每吨节电500度以上、配焦节约90公斤以上,提高单炉产量10%,同时,用兰炭生产硅铁、硅合金时可以使产品的铝含量降低,增加优质品的产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