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炼胶焦烧原因:硫化剂、促进剂用量太多;硫化体系作用太快;配合剂称量不正确;小粒径填料过量;液态增塑剂不够。混炼操作:填胶容量过大;密炼机冷却不够;转子速度过高;初始加料温度太高;排胶温度太高;促进剂加入密炼机中的时间不对;或过早加入硫黄、或分散不均匀而造成硫化剂和促进剂局部高度集中;促进剂和(或)硫化剂分散不良;树脂堆积在转子上;漏加防焦剂;未经薄通散热就过早地打卷,或卷子过大,或者下片后未充分冷却。
硫化胶的耐磨耗性与拉伸强度,定伸应力,撕裂强度,疲劳性能以及粘弹性能有关.。填充体系和定伸应力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填料对硫化胶定伸应力和硬度的影响是不同的:粒径小,活性大的填料,硫化胶定伸应力和硬度提高的幅度较大。随填料用量的增加,定伸应力和硬度也随之增大。结构性高的碳黑其定伸应力也高。一般来说,硫化胶的硬度随填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影响胶料回弹性和硫化速度的因素;胶料内乙烯基含量不够或生胶本身乙烯基含量分布不均匀,使胶料在硫化时没有达到正硫点,硫化速度偏长,硫化不充分,导致胶料弹性不好。可以通过提高胶料内整体的乙烯基含量,并在配方当中加入适量的含氢硅油,减少填料的用量提高含胶料量来解决回弹性差和硫化速度偏慢的情况;也可以采用不同型号乙烯基含量的生胶,配合少量的高乙烯基生胶进行使用,控制胶料的扯断变形,配方当中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在避免出现胶料发脆的情况,来达到改善胶料弹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