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l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臻完善,我国再生物资回收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区域性集散市场初步形成,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回收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功能逐步完善。全国建立了各级物资(包括物资回收)和供销合作社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两大体系,成为当时世界上为完善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回收体系,由于回收人员的分流、改行或退休而逐步萎缩;特别是物资管理部门撤销以后,一些地方物资和供销社系统的回收公司所起的作用在下降。另一方面,进城务工大量进入回收行业,以企业或工业园区为龙头的、利益导向的社会回收体系也逐步发展壮大,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总之,发展再生物资回收产业,对于提高我国物资回收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减轻物资回收约束和环境污染压力;对于回收行业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高新技术领域中,非铁金属合金或化合物展示出更大的发展前景,如可用于燃煤磁流体发电机通道的金属阴极材料w-cu合金;二次能源开发所需要的储氧材料La-Ni、Mg-Ni、Ti-Mn系合金;具有优异硬磁性能的Nd-Fe-B合金;具有特殊形状记忆效应的Ti-Ni合金;光记录材料Gd-Co合金;高速电子计算机、微波通讯、激光技术等领域的优良材料;新型超导材料钇钡铜氧化合物;未来新型高温结构材料镍铝化合物、钛铝化合物等。概而言之,非铁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作用是不能用产量的大小来衡量的,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废有色金属是指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已完成使用寿命的器件中所含有的有色金属部件及材料。例如,旧电线、旧蓄电池、旧电器、旧飞机、报废汽车、废弃船舶等,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有色金属。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随着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不断深入,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步入初春,2016年实现了回收量和回收值双增长。资本市场开始关注并进入这个行业。不过专家认为,我国资源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相关行业标准、法规建设亟待完善加强。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日前在上海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6)》显示,2016年废钢等10个主要品种国内回收量2.47亿吨,同比增长5.5%;回收值5563亿元,同比增长5.2%,扭转了近几年连续下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