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崇骐:那么从古人类的文明的角度来看,就是说把兽皮裹在身上,或者裹在臀部,它可能是很明显的一个文明的标志,而从我对鞋文化的研究里面,我曾经设想过一点,就是说古人类从活动区域很小,到活动区域很大这个过程当中,使他想起了要用兽皮把脚裹上,以便他能走更多的路,这个走更多的路,就是人类逐渐扩大视野,扩大活动范围的一个进步,我只能从这么一小点,而这么一小点,实际上就引申和发展了以后的很多的文明。
在中世纪时,由于人口稠密,街上时有人屎马粪,于是高跟鞋又有了新的实用价值,让脚掌离地虽区区数寸,也好像令人浑身清洁得多。 在本世纪70年代登场的“松糕鞋”,远在16世纪已有这种木屐高跟鞋面世。木屐也可算是高跟鞋的前身,当时当做套鞋穿用,而始源于北欧,用来保护穿在里面的皮鞋,在天气火热的月份,有人就干脆以木屐代替皮鞋,使足下凉快一些。
文武百官的欢迎,生意日渐红火,据说一双好的朝靴可以卖到几十两白银。内联升自己有一本书《履中备载》,上边详细记载着在内联升订做过靴子的人,他们脚的大小肥瘦,对鞋子面料的喜好和特殊要求,也就是说只要来过一次今后您再做鞋就不用亲自上门了,当时常有一些进京办事的方官从内联升《履中备载》中找到他们要拜见的朝廷官员的鞋档案,订做一双朝靴作为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