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重的大气污染,频繁的旱涝灾害,加上沙尘暴的危害,使人们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生态环境引起人们的关注,认识到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同时,不少人温饱问题解决后,开始注重保健,希望提高生活质量,要求生活在清洁、美丽的环境中。更有些人认识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如果加以利用既可以缓解资源不足,也可以减少垃圾无法处理的烦恼。一些人把用过的玻璃瓶、塑料制品等收集在家,舍不得混在脏物中丢掉。他们这样做并不是要卖钱,而是等待有人来收集利用。群众中特别是妇女蕴藏着环保的潜能和热情。
垃圾转运
城市不断扩大,垃圾处理场往往远离城区,许多城市在适当地点建有垃圾转运站。先由汽车将垃圾运至转运站,再用大型拖车运到最终处理场。有的在转运站或在拖车上附有压缩设备,以提高运输效率,并为垃圾处理创造条件。除用拖车外,也有用火车或船舶进行长途运输的。少数国家采用的垃圾管道运输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有水力传送和气动传送两种系统。水力传送是每个家庭用自备的小型垃圾磨碎机将垃圾磨成浆状,用抽水机通过管道运送。这种系统仅适用于厨房垃圾。气动传送方法,不必将垃圾破碎,是60年代首先在瑞典使用的,在斯德哥尔摩市已有10个新建住宅区采用。美国、日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等国也在试验。气动传送法是在垃圾集中站安装涡轮抽气机,抽气输送袋装垃圾,高层公寓的垂直管道与较大转弯半径的水平管道连接成为垃圾输送系统。管道输送的优点是清洁卫生,节省劳力,但投资太大。
城市建筑垃圾处理产业
近几年,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约为15.5亿-24亿吨之间,占据城市垃圾约40%的比例。仅2014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就已超过15亿吨。至2020年左右,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可能达到峰值。更多垃圾处理器行业现状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中国垃圾处理器行业发展现状与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指出,由于未来数年,我国加速推进城镇化,建筑垃圾排放量会越来越大,保守预计在今后10年,我国平均每年将产生15亿吨以上的建筑垃圾。因此,未来十几年将是我国建筑垃圾大量产生的时期。
由于建筑垃圾经分选、破碎、筛分加工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骨料资源重新利用,因此,这对解决建筑材料生产资源短缺及巨大的能源消耗具有显著意义。2015年建筑垃圾处理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