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砂器
钻井液除砂器是钻井平台的第二级固控设备,正如大家熟知的,它主要去除44~74μm的固相颗粒。
艾潽除砂器的特点
- 旋流器材质为高耐磨聚氨酯,使用寿命更长。
- 连接方式为卡箍式连接,方便安装及拆卸。
- 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灵活搬运等。
- 根据不同的处理量,可灵活选用1、2或3个10”或12”除砂旋流器。
旋流除砂器日常维护要点
1、不要在旋流的除砂旋流器、顶盖的密封槽内涂抹黄油,因为此面为金属密封,黄油表面可能含有或吸附有颗粒会损伤密封表面。
2、要准备好备用的滤芯和足够的O型密封圈。
3、目视检查除砂旋流器内部。
4、在线排砂时,内部压差表显示不得超过3MPa。
5、工作中除砂旋流器只用一个在运转,另一个总应处于备用状态。
6、每工作6小时测量旋流除砂器关键部位的壁厚。
7、工作时如果压差显示突然下降,表明滤芯已损坏,应立即停止工作,改用另一路工作。
8、每天工作结束后都要将滤芯从除砂旋流器中提出,检查除砂器滤芯。
9、新井清井时,要注意有来自管子丝扣油流出的黄油堵塞滤芯,一旦堵塞就要将旋流除砂器滤芯提出,用高压蒸汽清洗干净。
10、只要提出滤芯,就必须立即用清水清洗设备,避免砂或支撑剂沉积到关键部位。
如何提高除砂器工作效率
一般用于非加重钻井液,但也有专家建议可以在1.30~1.44g/cm3的加重钻井液中使用,因为这种重晶石大部分颗粒在泥浆的范围,在此密度范围内不会造成大量的重晶石损失。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其底流密度应比进口钻井液密度高0.3~0.6g/cm3。还有一种判定方法,即如果进口钻井液的含砂量为6%左右,经除砂器处理后其溢流的含砂量应为微量。
要达到最好的固相清除,水力旋流器的底流口应呈伞状流,且伴有空气从底流口吸入。伞状流损耗的钻井液与排出固体颗粒的表面积成正比。其清除的效率高而对内壁和底流口的磨损轻。而串状流表明钻井液和固相颗粒在抵达流口之前就失去了相对运动,底流口无空气吸入,分离效率低,器壁和底流口磨损大,到达底流口较细的颗粒不从底流口而从溢流口排出。串状排泄时底流的密度比伞状底流的密度高。但不能以其密度来衡量到除砂器清除固体的效率。应从单位时间内清除固体的重量来评价。
一定的水压头下工作,而不是在一定的压力下工作。一般要求有23~27m(75~90ft)的压头。工作压力量是水压头乘上钻井液密度。因此,钻井液密度越高,工作压力应越大。对于27m的水压头,压力(MPa)=0.27*钻井液密度。在通常情况下,离心泵要保持0.24~0.31MPa(35~45psi)的压力。过大的压力会加速磨损且影响分离点。
底流口有时会堵塞,可通过调节底流口或加以疏通。连续性的堵塞可能是工作不好,导致固相含量过大。可事先调大底流口及提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