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科学合理的龙虾饲料配方、饲料原料品质及生产工艺是优质配合饲料的要素。必须对饲料配方进行科学的设计,十三香龙虾调料厂家认为饲料配方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营养原则
1、必须以营养需要量为依据
根据小龙虾的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营养需要量,并结合实际小龙虾养殖效果确定出日粮的营养浓度,至少要满足能量、蛋白质、钙、磷、赖氨酸和蛋氨酸这几个营养标准。同时要考虑到水温、饲养管理水平、饲料资源及质量、小龙虾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营养需要量灵活运用,合理调整。
2、注意营养的平衡
配合日粮时,不仅要考虑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还要考虑各营养素的平衡,即各营养物质之间(如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与维生素、氨基酸与矿物质等)以及同类营养物质之间(如氨基酸与氨基酸、矿物质与矿物质)的相对平衡。因此,饲料搭配要多元化。充分发挥各种饲料的互补作用,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3、适合小龙虾的营养生理特点
小龙虾不能较好地利用碳水化合物,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易发生,因此应限量。胆固醇是合成龙虾蜕壳的原料,饲料中必须提供。卵磷脂在脂溶性成分(脂肪、脂溶性维生素、胆固醇)的吸收与转运中起重要作用,小龙虾饲料中一般也要添加。
小龙虾到底要蜕壳多少次?这个问题在很多从事小龙虾养殖多年的朋友心中都是一个疑惑,下面就给大家普及一下:
小龙虾幼体阶段一般2~4天蜕壳1次,幼体经3次蜕壳后进入幼虾阶段。在龙虾种苗(幼虾)阶段,每5~8天蜕壳1次,在成虾阶段,一般8~15天蜕壳1次。小龙虾从幼体阶段到商品虾养成需要蜕壳11~12次,蜕壳是它生长发育、增重和繁殖的重要标志,每蜕1次壳,它的身体就长大1次,蜕壳一般在洞内或草丛中进行,刚完成蜕壳时,其身体柔软无力,这时是小龙虾最易受到攻击的时期,蜕壳后的新体于12~24h后硬化。小龙虾与其他甲壳动物一样,必须蜕掉体表的甲壳才能完成其变性生长。在长江流域,9月中旬蜕离母体的幼虾平均全长约1.0cm,平均重0.04g,年底全长达7.4cm,重12.24g。在稻田或池塘中养殖到第二年的5月,平均全长达10.2cm,平均重达34.51g。
小龙虾的蜕壳与水温、营养及个体发育阶段密切相关。水温高、食物充足、发育阶段早,则蜕壳间隔短。性成熟的雌、雄虾一般1年蜕壳1~2次。据测量全长8~11cm的小龙虾每蜕1次壳,全长可增长1.3cm。小龙虾的蜕壳多发生在夜晚,人工养殖条件下,有时白天也可见其蜕壳,但较为少见。根据小龙虾的活动及涉世情况,其蜕壳周期可分为蜕壳间期、蜕壳前期、蜕壳期和蜕壳后期4个阶段。蜕壳间期小龙虾摄食旺盛,甲壳逐渐变硬;蜕壳前期从小龙虾停止摄食起至开始蜕壳止,这一阶段是小龙虾为蜕壳做准备,小龙虾停止摄食,甲壳里的钙向体内的钙石转移,使钙石变大,甲壳变薄、变软,并且与内皮质层分离;蜕壳后期是从小龙虾侧卧蜕壳开始至甲壳完全蜕掉为止,这一阶段持续时间约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我们观察到的大多在5分钟至10分钟,时间过长则小龙虾易死亡;蜕壳后期是从小龙虾蜕壳后至开始摄食止,这个阶段是小龙虾甲壳的皮质向甲壳演变的过程,水分从皮质层进入体内,身体增重、增大,体内的钙石的钙向皮质转移,皮质层变硬、变厚,成为甲壳,体内钙石最后变得很小。
经常出入厨房的人会知道,想要做出好吃的菜,会用到各种调味品,它不仅能增味,有些还能起到一定的养生功效。但是,调味料的放入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哦!许建忠调料小编告诉你简单的家庭调味品该什么时间放合适。
味精:菜起锅后放
味精主要的作用就是给植物性食物增加鲜味,给肉食增加香味。但是,当食物温度到达120℃以上时,味精会变成焦化谷氨酸钠,不仅没有鲜味,还有毒性。所以,味精在70℃—90℃ 时使用效果好,一般在菜起锅后马上放。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菜在烹饪时并不需要加味精,如鸡蛋、蘑菇、海鲜等。
白糖:炒菜过程中放
糖能增加菜的甜味,还能抑制酸味、缓和辣味,可谓是功效诸多。此外,待油锅热后放糖炒至紫红色时放入主料一起翻炒,还能给菜上色。但是,白糖也不可以放得过早,在炒菜过程中放。
醋:“两头”加
醋不仅能祛膻、除腥、解腻、增香,软化蔬菜纤维,还能避免高温对原料中维生素的破坏。做菜放醋的佳时间在“两头”,有些菜肴,如炒豆芽,原料入锅后马上加醋,既可保护原料中的维生素,同时又能软化蔬菜中的纤维;但是有些菜肴,如糖醋排骨、葱爆羊肉,原料入锅后加一次醋,其作用是祛膻、除腥,在菜肴临出锅前再加一次,以解腻、增香、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