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PCB研制工作始于1956年,并逐步扩大形成PCB产业。改革开放后,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我国PCB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1、2000年欧美日发达国家是全球主要的PCB生产基地,占全球产值的70%以上。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国家政策等优势,让全球制造业向中国地区转移,电子产品生产线配套不断完善,在我国形成了庞大的配套市场和需求空间,并由此带动了包括PCB在内的电子配套相关产业的发展。
2、中国的PCB产业主要分布于华南和华东地区,两者相加达到全国的90%,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此现象主要与中国电子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有关。
3、2006年我国PCB实际产量达到1.30亿平方米,产值达到121亿美元,占全球PCB总产值的24.90%,超过日本成为世界领头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PCB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没有给中国PCB产业造成灾难性打击,在国家经济政策刺激下2010年中国的PCB产业出现了复苏,2010年中国PCB产值高达199.71亿美元。2014年,全球PCB总产值约为574.3亿美元,
而中国PCB产值占全球比例从2013年的43.8%增长到45.5%,达到261.3亿美元(内外资),同比增幅6.3%。
3、2014年中国PCB电路板产量约2.35亿平方米,同比2013年的2.10亿平方米增长了11.90%,现已成为全球PCB产量和产值庞大的国家。然而在PCB工厂投资中占60%左右比重的设备,特别是先进设备的国产化进程缓慢,成为制约中国PCB行业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