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原理
浅层气浮机采用溶气原理,是在待处理的水中通入部分溶气水,利用溶气水中释放出的微小气泡,将水中的悬浮物或油脂浮出水面,从而达到固液分离之目的。
浅层气浮机工艺在气理论上的三大突破。
A、“零速原理”
在我公司浅层气浮机装置中,除池体溢流圈,中央污泥井外,其他各部分都以与进水流速相同的速度沿池体旋转。原水配水器转动时,在池体中腾出的空间有原水进水来补充;同时清水出水、应按挤走的水体空间,有澄清水排出管同步排除,池内的其它水体不会因为进水和出水而引起扰动。而且是保持零速。即所谓“零速原理”,该理论的应用是浅层气浮机的关键。
静态进水,静态出水使得颗粒的悬浮和沉降在静态下进行,浮选体在相对静止的环境中垂直上浮,不仅能使浮选体的上浮速度达到或接近理论的最大值,且水流速在理论上可不受限制,它意味着气浮效率可以接近理论上的极限。
此外,随着布水装置的旋转,事先与污水充分混合的气泡能均匀的充满整个气浮池,微细气泡与絮粒的粘附发生在整个气浮分离过程中,没有“气浮死区”。
B、“浅池理论”
传统气浮分离区的有效水深通常为2.1m-2.4m, 而浅层气浮机的有效水深只有0.42m,因此相对而言称其为“浅池,这一浅池结构的应用,称为“浅池理论”。该理论的应用大幅度减少了设备制造费用,缩小了设备占用空间,以同样处理量7000m3/d的造纸废水为例,传统气浮的占用面积为155m2, 浅层气浮机的占用面积为51m2.
因为“零速原理”的应用和进出水的彻底分开,所以当出水管开始出水时,气浮的过程已完成,对应常规气浮池的高度分布图来看,即安全段h3悬浮物低密区h4两段不需要设置,因此可以说没有“零速度”就没有浅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