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对深受儒释道三 家文化影响的中国古代文人而言,出世与入世是一生解 不开的矛盾命题。依此标准衡量,寓意君子高洁品行的 竹子,在文化内涵上显然应当划归为“出世”的范畴。 事实也是如此,一生为官,最终官居尚书右丞的王维, 常年过着半官半隐居的生活,每每在竹林观心明性,吟 诵诗句。赵孟頫也是一样,这位前朝皇族后裔,却官居 新朝一品大员的著名文人,为了寻求内心的解脱,在自 画像中将自己置身于茂密竹林之中,流露出清高洒脱的 个性
然而,事物总有另一面,及至清代,同样以爱竹、 画竹名噪一时,却积极寻求“入世”的郑板桥,则对上 述二位先贤颇有微词,在《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中, 他说:“若王摩诘赵子昂辈。不过唐宋间两画师耳。试看 其平生诗文。可曾一句道着民间痛痒。”在他看来,那些 不关心国事民情,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的文人十分令人 鄙弃,并进一步指出“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 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可见,关心民生疾苦是 他创作的主旨,而这也是他一生求索的人生目标。一线拍行藏品征集《一伍三》《零三七二》《贰一玖壹》。
郑板桥虽然出身于书香世家,但早年家道便已走向 破落,生存问题贯穿半生,这使他深刻地感受到民生之 困苦。在满腹儒家道义的熏陶下,志在为官,以求“立 功天地” “泽加于民”成为郑板桥历经康雍乾三朝科举考 试,最终在乾隆七年,以50岁“高龄”出任范县知县的 主观动力。
虽然,郑板桥也曾因乾隆十三年随驾皇帝,以书画 吏的身份卧居泰山四十余日,而深感“亦足康矣”。但能 够在卖画事业稍有起色之时,离家数百里去做官,仍可 见郑板桥这种自强不息,绝非仅为个人的荣辱享乐,而 是为自己求得一“为人民服务”机会和可能。
郑板桥这样的情怀也在他最著名的题画诗中有所体 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诗中,郑板桥将自己与百姓摆在了 同等的地位,因而能够不在意官阶的低微,对民间的疾 苦感同身受。在乾隆癸未(I763年)作《竹石图》(中国 嘉德2006年春拍,107.8万元成交)中,郑板桥也表现了这种平等的思想,此作墨竹劲健痩峭,山石高耸嶙峋, 且二者高度一致,虽然犯了构图上的忌讳,郑板桥却用 题画诗文予以巧妙解读,他写道:“竹有高于石,石有高 于竹。竹石两相平,何须分品级。”
总之,郑板桥笔下之竹,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反映出人间最为纯粹的情感。如若在居室一隅,悬挂一 幅板桥之竹,时而观赏品鉴,与这位内心充满激情,外在孤傲独行的“怪才”神思际会,继而抚慰我辈凡人之 心灵,不失为一件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