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学校仍然受限于资金有限、基础薄弱、合作机制不成熟等因素,学校在信息化教育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网速慢、资源共享常态化难以保证等困难。

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教育扶贫投入的不断增加,贫困乡村的学校校舍、教学设备、网络条件越来越好,这无疑为建设化网络直播课的实现奠定了硬件基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90%的中小学实现网络接入,8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23个省级平台的互联互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农村学生也和城市学生一样,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外面的世界。
加快推进边远贫困地区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和辅导教师用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将优质美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农村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有效解决了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问题。
“互联网+教育”推动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粉笔、教案、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渐向“宽带、视频、远程教学”的智慧化、现代化教育手段转变。网络教育、信息共享的介入,缩小的不光是城乡学生间的成绩差距,更是心理差距、素质差距和思想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