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从泰美山谷菌类里挑一个颜值最高的,我想那应该非山谷竹荪莫属了!大长腿,网纱裙,圆润与修长的结合,是货真价实的“菌中皇后”!
据传,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派出亲信遍访天下,好不容易觅得“僧竺蕈”若干,所谓“僧竺蕈”,即竹荪,慈禧太后动用官兵三千人,费时九个月才得竹荪1.5公斤,平均每人才找到0.55克,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每到初夏,在雨后的竹林中,竹荪就开始探出了它的小脑袋。竹荪的名字和竹类有关,因此给很多人带来误解,以为它只能在竹林内生长,其实不是哦。
疏松而富有腐殖质的竹林落叶层、阴冷潮湿的大竹林树下固然可以给它们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但它也能在腐熟的稻草、麦秸、玉米秆、甘蔗渣、棉花壳等农作物秸秆上生长。
新鲜竹荪很快冒出,很快就开伞变老。在变老之前迅速采收烘干,制成干品之后,才可以保存的长一些, 保证我们随时都可以吃。优质的竹荪干品,菌体完整,闻起来有菌菇自带的馥郁香味,色泽浅黄。
竹荪如果白得异常,很有可能是制作过程中用硫磺熏制,要警惕有二氧化硫残留超标的危险。选择健康食材的时候,有权威机构的检验报告比较靠谱!
竹荪脆嫩爽口、香甜鲜美,别具风味,作为菜肴,冠于诸菌,堪称色、香、味三绝,是宴席上著名的山珍。在各大菜系中,几乎都有用竹荪做的名菜。
竹荪做菜花样极多,常见的料理方式为煲汤、炒食、涮锅。整个儿下锅涮,原汁原味。广东地区喜欢吃竹荪靓汤,老母鸡一只,瘦肉几片,干竹荪几朵,就这样慢慢炖上几个时辰,无需什么调料,撒点盐花足矣。汤头鲜美异常,竹荪爽滑有嚼劲,实乃人间美味。或者是用蚝油爆炒鲜蔬,芦笋、百合皆可,加入高汤勾芡,红油赤酱,鲜爽可口。
当嫩滑的竹荪遇上软糯的排骨,唇齿间两种食材的碰撞让人欲罢不能。竹荪有着脆脆的口感,自带鲜香,表面又是网状结构,因此特别容易入味,咬一口竹荪,里面饱满的汤汁就在嘴里蔓延开来,排骨煲煮后入口即化,醇厚的肉香、清甜的玉米和淡淡的竹荪搭配在一起,隔壁小孩子都馋哭了!
竹荪排骨玉米汤
用料
排骨、竹荪、姜、玉米、料酒、盐、葱、香菜
步骤
1、处理竹荪要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剪去菌头和裙网。
2、在砂锅中放入焯过的排骨,取少许料酒和姜葱,煲煮1.5小时。
3、放入竹荪和玉米再煲30分钟。
4、放入盐调味,最后撒香菜末即可。
傍晚归家之时,新月如钩,华灯初上!身披整日的疲意,心中的向往不过是回家喝一碗热汤!
那清碧鲜美的暖汤之中漂浮着的竹荪,如同密密缠织的心网,包裹住了对家人的爱意,我们日日辛劳,所守护的 便是这一份温馨与暖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