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种蛋影响孵化率主要有方面,一是种蛋的原因,二是孵化条件未达到,三是种鸡的遗传因素。
1、种蛋的原因
(1)、 种蛋的品质:裂缝、污秽、畸形、太大、太小的蛋孵化效果不佳。
(2)、种保存:短期保存种蛋对孵化率的影响不大,但保存期延长就会导致孵化率不断下降。保存种蛋的温度太低,相对湿度不足,通风不良,翻蛋不当,都影响孵化率。种蛋受冻、受振以及消毒不严,均可造成胚胎早期死亡增多,胚胎发育受阻,孵化率降低。
2、孵化条件的原因
(1)、温度:孵化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发育,严重时造成胚胎死亡。
(2)、湿度:孵化湿度过大过小,都影响蛋内水分代谢,胚胎死亡率高。
(3)、翻蛋:孵化中翻蛋不当或完全停止翻蛋,卵黄容易黏附于蛋壳膜上,影响胚胎运动,造成胎位不正,导致胚胎死亡。
(4)、通风换气:孵化中通风不良,会出现胎位不正和畸形,胚胎死亡率增高。
(5)、供电不稳:在供电不稳的地区或孵化器出现故障,使孵化中停电时间过长,造成温度降低和机内温度不均匀,使胚胎发育受阻甚至全部损失。
3、遗传因素
不同品种或不同品系的孵化率不同;近交种蛋孵化率低,因为鸡的致死基因可导致孵化末期的胚胎死亡;杂交种蛋孵化率高。
(1)、种鸡周龄:母鸡初产期的蛋孵化率低;在30周龄~42周龄产的蛋孵化率高;以后随周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约在45周龄后,孵化率降低2%~5%。
(2)、母鸡产蛋量:鸡的产蛋量与孵化率呈正相关,即鸡群产蛋量高其孵化率也高;影响产蛋量的因素也同样影响孵化率。
(3)、种鸡营养:日粮中营养不全如缺乏维生素A,孵化初期死胚增多;缺乏维生素D,孵化后期胚胎死亡率高;缺乏B族维生素,蛋白稀薄,孵化中期死胚增加,弱雏增多。矿物元素钙、磷、锌、锰等缺乏,孵化率降低。
(4)、种鸡管理:鸡舍温度、通风及垫草的状况不良,造成舍内卫生较差,种蛋受到污染,从而影响孵化率。
瑞科孵化的孵化工程师认为种鸡感染蛔虫、鸡白痢、鸡支原体等病均影响孵化率。有些疾病如鸡白痢、鸡支原体病等,可以通过带菌母鸡经蛋传染。尤应注意。
胚胎死亡原因
当遇到孵化效果不理想时,往往从孵化技术、操作管理上找原因,而很少去追究孵化技术以外的因素。在实际工作上孵化成绩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三个因素:种鸡质量、种蛋管理和孵化条件,一、二因素决定孵化蛋质量,是提高孵化率的前提,第三因素就是影响孵化效果的关键。
整个孵化期胚胎死亡的分布规律,主要存在着两个死亡高峰:一个高峰出现在孵化前期,鸡胚在孵化第3-5天,死亡原因是:3~5天正是胚胎生长迅速、形态变化显著时期,各种胎膜相继形成而作用尚未完善。胚胎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是很敏感,稍有不适,便影响一些弱胚的发育,甚至引起死亡。第二个高峰出现在孵化后期,鸡胚在孵化第18天以后,原因是此时胚胎从尿囊绒毛膜呼吸过渡到肺呼吸的时期,胚胎生理变化剧烈、需氧量大、自温剧增,对孵化环境要求高,若通风换气不良、散热不好将会进一步加大胚胎死亡。孵化期其他时间胚胎死亡,主要是受胚胎生活力的强弱影响。
(1)前期死亡:种蛋的营养水平及健康状况不良。营养:主要是缺维生素A、B:、E、K和生物素;疾病:感染白痢,伤寒;种蛋贮存时间过长,保存温度过高或受冻;种蛋熏蒸消毒不当;孵化前期温度过高或过低;种蛋运输时受剧烈振动;种蛋受污染;翻蛋不足。
(2)中期死亡:种鸡的营养水平及健康状况不良。营养:维生素B,或硒缺乏症缺维生素时多出现水肿现象;疾病:感染白痢,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传支等;孵化:污蛋未消毒,孵化温度过高,通风不良。
(3)后期死亡:种鸡的营养水平差,如缺乏维生素Bi2、D,、E、叶酸或泛酸、钙、磷、锰、锌或硒缺乏;蛋贮放太久;菌污染;小头朝上孵化;翻蛋次数不够;温度、湿度不当;通风不足;转蛋时种蛋受寒;菌污染。
(4)啄壳后死亡:若洞口多粘液,主要是高温高湿;出雏期通风不良;在胚胎利用蛋白时遇到高温,蛋白未吸收完,尿囊合拢不良,卵黄未进入腹腔;移盘时温度骤降;种鸡健康状况不良(感染新城,传支,白痢,伤寒或副伤寒等);小头向上孵化;头两周内未转蛋;转蛋时将蛋碰裂,18~20天孵化温度过高,湿度过低。
(5)已啄壳但雏鸡无力出壳:种蛋贮放太久;人孵时小头朝上;孵化器内温度太高或湿度太低或翻蛋次数不够;种鸡饲料中维生素或微量矿物质不足。
瑞科蛋车式孵化机郑重承诺:三年质保、终身维修!有8448/10560/15840/21120枚几种型号可供选择。具有以下优势:
智能电脑控制系统
自动控温控湿;自动翻蛋;自动换气;停电报警;智能鸡、鸭、鹅、鸽子模式,可实现自动变温孵化。
孵化、出雏、育雏三用机设计
可另外购买出雏车,升级为三用机,在家禽出壳及育雏时使用。
新型蛋车式
推拉式蛋车设计,可将蛋车推出机器,在机器外面进行上蛋、捡雏等操作;同时也方便检修及内部操作。
可孵化各类种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