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不良统计标准的问题再次引发市场关注。5家银行因掩盖13.39亿不良被审计署点名。
2018年以来,大多数银行逐渐按照“逾期90天以上计入不良”的要求执行统计,并有几家中小银行出现不良率飙升,例如贵阳农商行不良率从2016年末的4.13%猛增至2017年末的19.54%,该省监管人士曾对记者表示,确因该省提高监管要求所致。
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告诉记者,“逾期90天以上未划入不良”是否处罚,主要还是看各地监管部门的规定。
目前,监管方面对此要求尚未有正式文件出台。近期,陕西银保监局的一份通知将陕西省的要求公开化。
项目优势:
1:解决了贷前、贷中、贷后的所有业务烦恼。
2:多元化的风控端口,更加全面的审核客户资质
3:收益稳定而且无风险
4:强大的人工智能审核、系统自动化识别数据,可以做到自动审批
5:齐全的风控数据接口,任何风控数据都可以接入
6:精准的获取群体,平台自带流量,给到合作商
7:多功能开发代理系统、即分单系统子账户可以自己在整体系统设置开设
12月14日,当时的陕西银保监局筹备组印发《关于加强辖内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各法人银行机构将存量逾期90天以上于年底全部计入不良。
同时,该文件要求法人银行机构组织开展流动性风险排查,督促各法人银行机构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治理架构,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每年至少一次对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并实施限额管理,不定期进行预案演练和压力测试。要求各法人银行机构围绕流动行风险管理,进一步规范股权管理,加强信用风险防控,强化声誉风险应对处置,严防案件风险,切实弥补风险管理短板,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国内对不良分类主要依据“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据统计,目前关于“五级分类”规范性文件最主要的有三份,2002年人民银行印发的《银行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2007年原银监会印发的《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54号),以及2012年财政部印发的《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财金〔201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