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40: 我发现一个生物膜接触氧化有小螺蛳为什么?会影响填料吗?还有do控制在多少范围内? 回答: 1、接触氧化法,后段通常池水清澈,可直接排放,既然是可直接排放,生长螺丝也正常的,我想它的数量不会太多,对你的生物膜不会有影响的。 2、溶解氧控制在1~2即可。进水浓度比较高的话就适当提高些。
问题41: 我们制药废水采取“水解酸化+生物膜接触氧化法”工艺,最近一周进水COD在4000ppm左右(设计处理能力2000ppm以下),现在好氧池全部是发臭黑水,我们已经24小时连续曝气三天了(DO控制在2),但是黑色没有变色,出水黑色且COD超标严重!SV30在30左右,镜检发现生物相正常(等枝虫较多)。我想问的问题是:在控制进水COD的同时,黑水怎样变成正常的颜色?是排泥?加大曝气量?减小进水负荷?投加N、P? 回答: 1、你的出水变黑,看看是否是水解池带出来的,毕竟,水解池负荷高了,容易出现出水发黑,到了生化池,曝气不足(时间不足),就会出水发黑。 2、排泥暂时要降低,或者不排,以抵消负荷升高。 3、降低回流,提高可以被动提高水体受曝气时间,间接提高DO及降低负荷。
问题42: 请问A/O接触氧化池间歇性曝气具体怎样操作最好!能不能停曝半天以上,我进水的浓度不高的!应为我第一个好氧池上次因为曝气大,浓度低,菌都解絮了,我就停曝了,然后水面上就有好多很小的,长不大的螺蛳,繁殖能力超强,我下面的人足足捞出来好几十斤,但一曝气就没了。我不知道这东西是池下面出来的,还是在水面上繁殖的,所以我想其他池会不会也有,就想用同样的办法处理下。请问可行吗? 回答: 间隔曝气保险的话,还是通过测定的DO决定波动在1-2即可螺蛳的话,不会妨碍你的系统处理能力,无须理会的。
问题43: 水厂进的是混合水(纺织和市政).污水-调节池-厌氧水解-接触氧化(曝气)-生化沉淀池-混凝池-物化沉淀池-出水1.接触氧化池的生物膜脱落后,应先放空,再闷曝?2.如果不放空,直接闷曝,脱落的膜消失了,生物膜厚了,水也好了,那么脱落的膜是被分解了?还是被重新吸附了?3.总感觉生化沉淀池不起作用,不知道对N.P有没有去除效果?4.生化沉淀池,物化沉淀池排泥周期怎样确定?刮泥机何时开启? 回答: 1、没必要的,也不需要闷曝的,生物膜剥落不代表滤料上没有微生物了,维持正常的曝气和运行就会恢复了,只是需要排除让你生物膜剥落的原因。 2、剥落的生物膜是分解了,不存在重新长上去的问题。 3、沉淀池不起作用是接触氧化池出水里面可沉降絮体不多所致。这个和你的工艺有关吧,如果你是二沉池回流的话,那么,确实是你的活性污泥运行状态不佳,需要调整。 4、挂泥机一般是不间断开启的;生化池排泥根据污泥龄或者是设定的污泥负荷。物化池,根据你的产泥量了,这样要根据经验了,排出来的污泥浓度高,那么就要多排了,否则可以延长排泥时间。
问题44: 1.闷曝一般是在挂膜阶段,当曝气池水质不好并伴随脱膜的时候,想使水快速变好,我们也用过闷曝,效果不错。这时候闷曝前要不要先放空,把脱的膜排出去?2.经常闷曝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3.脱落的膜到底是什么物质?被新的生物膜分解还是其他生物?4.正常脱膜的话,要如何操作能保证出水水质?5.膜回流到调节池,再到厌氧水解池,对厌氧水解池的影响好还是不好?6.调节池底的泥如何清理,水从调节池分到两个相同系列的工艺,能不能停一个系列,把水打到停的系列中,再清理,或更好的办法? 回答: 1、意义不大,如果你操作上允许,比如排空也不影响来水的处理。可以的。 2、只要不是连续的,问题不大,只是电力浪费。 3、还是微生物菌落,剥落后悔部分被分解,部分随出水流出。 4、不是异常的剥落的话,也是生物膜更新的需要,问题不大,不会对出水有太大影响的 5、不会有大的影响,生物膜本身也可以被厌氧池内微生物分解的。 6、你的方法可以的,一般底泥不多也不需要清理的,如果无机物多的话,侵占了容积,就需要清理了,在停产时清理比较好。
问题45: 我正在调试养殖废水,采用的工艺是水解+接触氧化,前期我进行了闷曝2-3天,现在开始进水了。由于污水量少,所以每天只能是定时的少量进水2方(处理量是40方),其他时间都是在曝气,这样运行了一段时间发现氧化池的水已经全部变黄,但是没有分层,取水沉淀后水依然是黄色,这是什么问题? 回答: 还是曝气过度,请根据实际情况曝气,没有进水的话就停止曝气吧。
问题46: 刚到一家做毛线染色的污水处理站工作,污水处理流程是,调节冷却池--PH调节池--初沉池--PH回调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清水池--排放,由于该站自02年整改后就没有专人管理,导致很多设备老化严重,调节池、初沉池,水解酸化池内沉积大量污泥,所有空气管阀门全部锈死不能调整阀门开启大小,污水处理站原设计处理量为600吨/天,但现在有时进水达到1000吨/天,进水状况为约400吨/天时,COD约为500mg/L,出水COD约为150mg/L,进水约900吨/天时,COD约为800mg/L,出水COD约为200mg/L,其他指标都能达标排放。现在主要问题有:1、车间出水PH在5.5~6.5之间,但他们在PH调节池将PH调整为10~10.5,目的是为了杀死车间废水的除虫菊酯,以免影响后段的生化处理,我想请问有没有这个必要,还是直接将PH调为中性就可以了。2、他们的水解酸化池是采用膜法(立体弹性填料)结构,池底有穿孔曝气来搅拌,但由于长期没人管理,气管阀门已全部锈死不能搅拌,且他们不定时的从污泥浓缩池抽部分污泥来水解酸化池,现在水解酸化池已沉积大量污泥,废水经水解酸化池后COD,PH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由于这边只能检测COD值,所以也不知道B/C有没有提升,请问现在该如何来整改水解酸化池,要不要把污泥清走,清走后有没有大的影响,今后该如何做才是最好。3、接触氧化池气管阀门同样不能调节,且停止曝气时发现水面有很多断裂的立体弹性填料,由于没溶氧仪,所以不清楚里面溶解氧到底是多少,但从水面翻动状况看,水翻动比较大,他们还从二沉池回流污泥到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是经过加PAC+PAM混凝后的污泥),镜检只发现部分轮虫,COD去除率在30%~50%之间,由于这个公司的特殊原因,目前不能进行大的整改,比如更换填料重新培养微生物这些动作,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整改,请问今后该如何整改才最好。4、二沉池设计太小,如果接触氧化池不污泥回流会有大量污泥漂浮,他们污泥回流目的一是想增加接触氧化池的污泥浓度,二是想解决二沉池污泥漂浮现象,请问现在要不要污泥回流。5、我想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池投加一些营养物质,不知会不会对去除COD有帮助,如果投加应该投加的量为多少,如果以(C:N=100:5:1)白糖+尿素+磷酸二氢钠的话,具体的量应是多少。 回答: 1、一般来说是有影响的,你可以通过实验看看的。也有可能浓度不高,或被驯化的话也能处理的。 2、如果无机类污泥多的话,需要清理的。 3、不知道填料上生物膜如何呢?如果生物膜不佳,则回流污泥不应该长时间投加絮凝剂的。 4、那样做的话,可能是个恶性循环。 5、是否要投加营养物质要看进水中是否含有了。如果够的话就不要加了。 问题47: 还向请教一个很幼稚的问题,在一个稳定的系统里,接触氧化池COD去除率很低的情况下,如果只有星期天一天没有生产,还需不需要曝气,或者是是减少曝气,如果一天不曝气会不会对生化系统有大的影响。 回答: 停止一天没有问题。如果条件方便12小时间间隔后曝气30min即可。
问题48: 触氧化池里有好多白色的虫子,太多了,刚投污泥进去的第2天就发现有,会不会对系统有影响,改怎么解决啊? 回答: 不用担心,影响不大,主要观察生物膜的剥落情况。如果生物膜剥落不是过于严重,不会影响的。
问题49: 我们是制药废水,采用生物膜接触氧化。最近两个月好氧池污泥发黄、发白(非曝气过量),沉降很好,SV30在20%,上清液浑浊,出水COD超标。补充:这两个月甲车间停产,全部进新上乙车间废水,但水量、COD没有大的变化。我的问题是:1、好氧池去除率太低的可能原因?2、污泥颜色不正常、COD超标的可能原因? 回答: 如果废水成分有大幅变化的话,微生物会有不适应,所以会出现你的问题。待微生物种群适应后即可恢复。目前可以适当提高暴气,促进微生物适应新废水。
问题50: 接触氧化池曝气停后,水很浑,把膜动一下就会有很多细小的污泥涌出来2沉池出水浑浊啊是不是污泥老化了还是什么原因? 回答: 一般情况下,接触氧化池没有回流的话,不会存在活性污泥的,如果有回流,则会出现膜泥共生,如果控制参数得当,在二沉池也是可以得到良好沉降的,出现你说的情况,要看看是否曝气过度,进水冲击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