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FRUCTUS FOENICULI
别名:茴香、香丝菜、蘹香、谷茴香、谷茴、土茴香、野茴香、大茴香、谷香、香子、小香。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小茴香籽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呈灰色,形如稻粒,于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果实,去净杂质,其根、叶和全草也可药用,茴香菜熟食或泡酒饮服,可行气、散寒、止痛。茴香苗叶生捣取汁饮或外敷,可治恶毒痈肿。
多年生草本,高0.6~2m,全株表面有粉霜,具强烈香气。茎直立,上部分枝,有棱。叶互生,2~4回羽状细裂,最终裂片丝状,长0.4~4cm,宽约0.5mm;基生叶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互生,叶柄基部扩大呈鞘状抱茎,三至四回羽状复叶。上部叶的柄一部或全部成鞘。夏季开金黄色小花,为顶生或侧生的复伞形花序,无总苞或小总苞,伞幅8-30,不等长;花梗5~30;花小,金黄色。双悬果卵状长圆形,长4~8毫米,分果常稍弯曲,具5棱,具特异芳香气。花期6-7月,果期10月。 本品为双悬果,呈细椭圆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产地较广,以四川、陕西、宁夏所产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