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2010型阴极电泳锌锰镍系磷化剂
一、概述
IC-2010型磷化剂,为低渣低温磷化剂,适用于钢铁件、冷轧板的表面磷化,具有低温、渣极少、成膜快速、低污染等特点,磷化膜薄而结实,晶核细小,细密均匀,黑灰色;该磷化剂适合于大规模浸渍,或喷、浸结合,处理能力强,是我公司研制的优质磷化液的代表产品,阴极电泳专用磷化剂。
二、工艺流程
脱脂→水洗→酸洗→水洗→中和→水洗→表调→磷化→水洗→电泳
建议: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所有的水洗都采用“溢流水洗”。
三、工艺说明
a)脱脂:要按使用说明书添加及调整,以除尽工件油污为原则。
b)水洗:水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工件上的脱脂剂。水洗充分的工件,手摸发涩且工件表面不挂留 水珠,一般水洗2~3分钟,水温最好不低于15℃ 水洗槽应经常更换。
c)酸洗:以去掉氧化皮及锈蚀为原则。
d)水洗:应该经常更换。
e)中和:pH保持在8~9之间,处理时间3-5分钟。
f)水洗:pH保持在7~8之间。
g)表调:pH=8~9,当磷化膜返黄或呈彩色时应更换表调(10天左右)。
h)磷化:见使用说明书,一定要保持各参数在最佳的范围内,定期排渣。
i)水洗:水应该经常更换。
四、注意事项
a)脱脂要彻底,脱脂后水洗应充分,否则磷化后工件易返锈。
b)酸洗应去掉氧化皮及锈蚀为原则,否则返锈,挂灰。
c)酸洗后水洗及中和应充分,不要将酸带入表调磷化液,否则返锈。
d)表调槽如果发黑或磷化后发黄应及时排放。
e)磷化液参数应保持在最佳范围内:
如果TA正常,FA过高,磷化膜粗糙,返锈。
如果TA正常,FA过低,磷化膜薄细,有可能挂灰。
如果TA正常,AC过高,易挂灰且易返黄呈彩色。
应定期排渣,沉渣太多会导致挂灰返锈,总酸度,游离酸度在一天检测二次,促进剂消耗较快,一般一天检测二次。
f) 水洗工件,不要在空中停留时间过长,以免生锈,水洗槽中水洗要流动,以保证水质。
五、使用方法
槽液配制(按1吨计算)
a、槽药剂
b、在槽内盛1/2体积水加入NT-125中和剂5-6kg,然后加IC-2010型50kg,预先用水溶解,均匀搅拌,使絮状物完全溶解,最后加水到总体积1吨,确认工艺要求指标,加温至工艺温度在使用前加入AC-130促进剂1.5kg,搅拌均匀投入使用按上述比例。
2、槽液管理:
总酸度:18~36
游离酸:0.9~1.8
促进剂:3.0~5.0
温 度:浸渍常温~40℃ 喷淋:35~45℃
时 间:浸渍20~30分 喷淋:2~4分
喷淋压力:0.6~1.0kg/cm2
溶液的补充和调整按(1吨计算):
a、槽液连续使用,总酸度低18点时,应向槽液补加IC-2010添加1.8kg/吨,总酸度上升1点。若槽水位下降应加水至1吨,此时总酸低于18点,应加IC-2010型,每提高一点需加1.8kg。
b、槽液温度过低或IC-2010剂添加不足,游离酸可能降到0.9以下,这时要按1.2kg/吨,补加IC-2010剂,游离酸上升0.1点。
c、即使在不处理工件时,促进剂也会慢慢分解,因此,在开班前必须重新测量补加,每提高1点加0.5kg。
六、检测分析
1.总酸点(以点表示):称取10毫升槽液于锥性瓶中,加4~5滴酚酞,用0.1M氢氧化钠标液滴至粉红色,所耗氢氧化钠毫升数即为总酸点。
2.游离酸点(以点表示):移取10毫升槽液于锥形瓶中,加2~3滴溴酚兰,用0.1M氢氧化钠溶液滴至兰紫色,所耗氢氧化钠毫升数即为游离酸点。
3.促进剂的检测:取一定量的槽液于发酵管中,放入2~3克氨基磺酸,观察气体发生量。
七、包装 30kg/桶
www.sdic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