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介绍
镇江,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其内容是:“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其中,尤以面锅里煮锅盖-锅盖面最为出名,且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西晋永嘉之乱后北人南下,把北方面食与镇江码头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锅盖面。乾隆年间更是被乾隆皇帝钦点为天下第一面,以独特的配方、奇特的工艺、混合型的口味,一直流传至今,风靡大江南北,也成为镇江这座古城的代名词之一。2009年10月在天津“第十届中国美食节暨第八届国际美食博览会”上,喜获“中华老字号百年名小吃金鼎奖”,已成功申报为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镇江锅盖面和重庆火锅一样是特有码头文化的表现,“面锅里面煮锅盖,先烫浇头再烫筷”是镇江饮食技艺中的一项创举。当年的“江湖码头”客来客往,行色匆匆,特定的社会氛围使然。镇江人尤其偏爱面食,食客感受也最深:小锅盖煮面,四周透气,这样煮出的面条不易涨发,有筋道;小锅盖煮面也便于面客将各自喜爱的诸如牛肉、猪肝,大蒜、韭菜等等荤素“浇头”下锅涮烫、掌握火候;杉木锅盖的特有的木香味加上各种秘制汤料、调味品的搭配,味道更佳。多年来镇江人对面粉和面条的研究,形成更加系统更加专业化的面条加工流程,保证了锅盖面店优质面条的提供。
营养知识
锅盖面秘制汤料中蕴含三十二种传统中草药,例黄芪、山楂、花椒、八角等。这些香料通过科学配比、精心熬煮,中草药的药物成分已完全融入到汤料之中,具有调理脾胃,促进消化的作用。面汤呈弱碱性水质,经荤素食材的不断涮烫,食材中天然的营养成分融入汤中,不仅使面汤更加鲜香味美,而且还富含许多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钙、铁、锌、维生素、烟酸等。面条的制作原料中,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
工艺特点
锅盖面秘制汤料经几代人继承改良,采用国内著名品牌“恒顺”老厂的黄豆发酵酱料为底料,经九蒸九晒后,上选香料三十二种,秘制调味料八种,经大火烧沸,转文火熬制八小时而成。镇江锅盖面的特色秘籍有四项: 一是跳:面条要求压揉功夫到位,古时做面时,要求竹竿一端固定,另一端以人坐在毛竹上,单腿着地跳跃挤压约千余次将面团压成薄薄的面皮,再用大刀切成宽细均匀的面条。但随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趋变快,这种耗时耗力的面条加工工艺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上餐速度的要求。所以,镇江的锅盖面行家们经过反复的试验论证,通过科学配比的方法,将面粉、鸡蛋、盐、碱、水等配料经慢速打匀,反复擀压、逐层拍粉、调刀出面、轻揉慢搓等环节处理后,成功的使面条在不添加任何增筋剂、明胶的基础上,口感达到劲而不生;弹而不断;久煮不烂的特点。 二是漂:大锅里漂着小锅盖,四周透气但开水不外溢,木锅盖压住翻滚的面条,控制对流的速度和路线,煮熟的面条就很筋道。 三是熬:酱油熬制是锅盖面制作的一大精髓。镇江的酱油是有名的,《至顺镇江志》记载有“酱邻境多仰给于此。 四是浇:锅盖面浇头有长鱼、腰花、肴肉、碎肉、肉圆、牛肉、鸡蛋、猪肝、干丝、素菜等,各式各样的浇头,烫在汤里,却香在碗里。
卖点分析
1、面条筋道,这是目前市面上湿面品种中最筋道,最有特色的面条,也是最健康自然的面条品种。面条保持筋道的同时,而且能快速出面,一碗面条30秒即可完成,超过市面上拉面、刀削面等品种平均2-3分钟的煮熟时间。
2、汤料香浓,北方虽然主食为面条,但是在面食汤料上只是简单调味品的组合,味道相对单一并无特色,但是锅盖面汤料由于经过特殊工艺把中草药融入到汤料中,具备显著的鲜香和养生的特点。
3、“面锅里面煮锅盖,先烫浇头再烫筷”,锅盖面浇头组合多种多样,蔬菜,肉制品,任意组合,形成别具特色的多样面食品种,解决餐饮品种单一的问题。
顾客定位
本系列口味属于甜咸适中,无过分味觉刺激,根据产品特点分析,消费群体分布主要集中在江浙沪、东北及山东地区。
面掌柜·中国首创新文化主题面馆
打造国内第一家项目可制定的个性化面馆
产品详情了解:
咨询热线:400-051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