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美国经济有望在内生引擎的推动下保持良好增长,但考虑到货币政策正常化和财政政策的不确定、强势美元以及海外市场疲软带来的影响,美国经济要突破3%以上的增长并不容易。中长期看,劳动生产率下降等因素将制约增长后劲,很多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经济还需数年才能重获金融危机前的动能。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增速分为负2.1%、4.6%和5%,尤其是第三季度增速创下11年新高。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当下复苏动能已达金融危机结束以来的最好水平,美联储也适时退出了长达6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
此轮反弹的主因是占美国经济总量70%以上的个人消费反弹明显。个人消费支出前三季度增速分为1.2%、2.5%和3.2%,是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方。眼下正值美国圣诞打折季,新华社记者看到美国人消费热情旺盛,电子、服装、餐饮等消费状况火爆,预计四季度个人消费将保持高位。
消费需求旺盛受益于就业好转后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油价下跌提升居民消费热情以及普通家庭从房价股价上涨中获益。
今年美国劳动力市场表现可圈可点。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非农部门失业率已从1月份的6.6%降到11月份的5.8%。非农部门今年前十一个月新增就业总人数达265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最好表现。
此外,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14财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降至4830亿美元,为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降至2.8%,为2007年以来最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了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但将美国增速预期上调至2.2%;而美联储认为美国增速预计2.3%到2.4%;考虑到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经济表现可能超出预期,市场人士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达2.7%左右。
随着支撑经济的内生动力加强,美国经济有望在2015年延续良好复苏势头。IMF预计美国经济明年将增长3.1%,美联储的预测区间在2.6%至3.0%,而市场人士预测均在3%左右。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威廉·达德利认为,美国经济明年表现“再次令人失望”的概率已明显降低,主要原因包括:美国消费者财务状况大幅改善、财政紧缩拖累效应减少、房地产市场逐步复苏和油价下跌将增加美国家庭的实际购买力,进一步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良好形势之下,大多数分析人士预计美联储将于明年年中加息。美联储前首席经济学家戴维·斯托克顿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明年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如何避免货币政策正常化对来之不易的复苏造成伤害,美联储对此需慎之又慎。他指出,楼市复苏刚刚摆脱2013年的下行波动,美元走强可能伤及出口,货币政策收紧会强化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哈佛大学经济教授戴尔·乔根森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新一届国会履职后给联邦政府预算案带来的不确定性将延续到2016年大选,这可能对经济构成风险。他认为,美国经济至少还需4到5年时间才能回到金融危机前水平。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当天在联合国总部举行报告发布会。报告说,受金融危机遗留问题、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冲突和埃博拉疫情等挑战影响,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缓慢,且各国步伐不均,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为2.6%。
报告说,2015年,世界贸易将继续以缓慢步伐增长。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财政紧缩将持续,但预计紧缩步伐将放缓。强劲的美元预计仍将代表外汇市场的主要趋势。
担任报告撰写团队负责人的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说,虽然部分经济指标向好,显示出逐步返回持续经济增长的潜质,但仍存在众多可能破坏全球经济返回正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发达国家方面,报告预计美国经济明后两年将分别增长2.8%和3.1%。欧洲经济前景仍不乐观,预计欧元区经济在2015年和2016年将分别增长1.3%和1.7%。日本经济预计明后两年将分别增长1.2%和1.1%。
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方面,非洲经济明后两年的增速预计将分别达到4.6%和4.9%。东亚仍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2015年和2016年经济增长预计分别为6.1%和6.0%。报告说,中国经济明后两年预计将分别增长7.0%和6.8%。
报告指出,未来两年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包括:美联储提高利率给金融市场和新兴经济体带来的不确定性,欧元区经济仍然存在脆弱性,新兴经济增长继续下行,地缘政治与武装冲突,埃博拉病毒进一步扩散等风险。报告说,为减少风险、应对挑战,必须加强国际政策协调,以保持长期经济和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