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简介
目前,氧化铝生产方法有三种,即拜耳法、烧结法和联合法,三种不同的方法生产的赤泥其化学性质有所不同。赤泥是一种不溶性的残渣,主要由细颗粒和粗颗粒组成,化学成分因铝土矿产地和氧化铝生产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赤泥陶粒工艺
利用拜耳法和烧结法赤泥,配合一定比例的粉煤灰,选择多种烧结助剂,采用湿法成型,加以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压制成形,成型后的坯体在110℃下烘干12小时后便可进行烧成。拜耳法赤泥系列的烧成温度为1160℃;
烧结赤泥系列的烧成温度为1140℃,氧化性气氛下保温2小时,自然冷却后,记得到赤泥-粉煤灰陶瓷。陶瓷体外观规整,表面连续均匀。收缩率较为一致,约为15%,无裂纹气孔及鳞片状翘起物,颜色为黄绿色,断面晶体微细、均匀、致密度均无波动。
新型污泥处理技术-污泥烧制陶粒
由于废弃污泥呈现着多变性和多样性,这也决定了处理处置污泥的手段和方法的多种多样性,很难也不能以一种方法覆盖全貌。有的需要焚烧,有的可以填埋,有的可以再生资源予以利用,有的要以物理、化学方法交错技术予以处置,其中利用废弃污泥烧制陶粒就是出路之一。
那么,什么是陶粒?陶粒是一种建筑材料。其外观特征大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球体,也有一些仿碎石陶粒呈不规则碎石状。陶粒形状因工艺不同而各异。它的表面是一层坚硬的外壳,这层外壳呈陶质或釉质,具有隔水、保气的作用,并且必须赋予陶粒较高的强度。陶粒径,一般为5-25mm。陶粒,一般用来取代混凝土中的碎石和卵石。它能使混凝土在不减强度的前提下,大大减轻混凝土的自重。
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陶粒在用于高层建筑、公路桥墩、海运码头、保温隔热、环保滤料等方面已开始广泛使用,并已得到市场的接受。
利用污泥烧制陶粒,是针对某些有选择的污泥源,从而向建筑材料这个广阔领域去寻找出路,应该说这是一个方向。从利用的投入和成品的产出的价值差,去权衡经济效益的可取性,是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以废弃污泥烧制成陶粒,其意义有三:一是经济意义;二是社会环境效益;三是可持续发展。


陶粒设备、设计陶粒生产线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陶粒砂生产原料要求不高,几乎随处可见,例如:粘土、板岩、泥岩、页岩、煤矸石、粉煤灰、淤泥甚至工业固体废弃物等都可以做为陶粒砂原料。
陶粒设备(陶粒)是轻骨料家族中最重要的一个成员,它是以各类粘土、泥岩、板岩、煤矸石、粉煤灰、页岩、淤污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成粒、焙烧而成的人造轻骨料。它具有工程综合造价低,保温隔热效果好;防火防冻、耐化学细菌侵蚀;抗震、耐久性好等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