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管道装置结束,无损查验合格后(有的还需求热处理),应进行压力实验。通常实验介质用水(当对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或对连有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或设备的管道进行实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越25106即25ppm)。
5.2.2实验压力按下式计算:
Ps=1.5P[σ]1/[σ]2式中Ps——实验压力(表压)(Mpa);
P——规划压力(表压)(MPa);
[σ]1——实验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
[σ]2——规划温度下,管材的许用应力(MPa)。
当[σ]1/[σ]2大于6.5时,取6.5。
当Ps在实验温度下,发生超越屈从强度的应力时,应将实验压力Ps降至不超越屈从强度时的最大压力。
5.2.3压力实验办法:液压实验应缓慢升压,待到达实验压力Ps后,稳压10min,再将实验压力降至规划压力,停压30min,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
5.2.4其它注意事项:
当实验过程中发现走漏时,不得带压处理,应消除缺点后,从头进行实验合格为止。
实验前,注液体时应排尽空气。
压力实验结束,不得在管道上进行修补。
5.3PVC管路体系装置结束,粘接剂彻底枯燥后,体系应进行压力测试并查看是不是漏水。不主张选用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测试,体系充溢水时才能够将体系中所有的空气排出。注水速度不该超越0.3米/秒,填注结束后应将体系加压到体系最低部分压力的最大规划值的125%。查看体系是不是漏水时,应坚持压力1小时。
6吹扫
6.1管道在压力实验合格后,应进行吹扫或清洁(简称吹洗)作业,并应在吹洗前编制吹洗方案。
弯管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表2.6.4管于品种
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
运送剧毒流体的钢管或规划压力P≥
10MPa的钢管
为制造弯管前管于外径的5%
运送剧毒流体以外或规划压力小于
10MPa的钢管
为制造弯管前管子外径的8%
2.3.2.5.5运送剧毒流体或规划压力p大于或等于10MPa的弯管,制造弯管前、后的壁厚之差,不得超越制造弯管前管子壁厚的l0%;别的弯管,制造弯管前、后的管子壁厚之差,不得超越制造弯管前管子壁厚的15%,且均不得小于管子的规划壁厚。
2.3.2.5.6运送剧毒流体或规划压力p大于或等于10MPa的弯管,管端基地误差值Δ不得超越1.5mm/m,当直管长度L大于3m时,其误差不得超越5mm。
别的品种的弯管,管端基地误差值Δ不得超越3mm/m,当直管长度L大于3m时,其误差不得跳过10mm。
2.3.2.5.7高压钢管制造弯管后,应进行外表无损探伤,需求热处理的应在热处理后进行,当有缺点时,可进行修磨。修磨后的弯管壁厚不得小于管子公称壁厚的90%,且不得小于规划壁厚。
3.管道焊接
3.1焊条挑选
3.1.1通常情况下碳钢之间用J422、18-8系列不含Ti不锈钢之间用A102、含Ti不锈钢之间用A132、不锈钢与碳钢之间用A302、316L不锈钢之间用A0223.1.2因焊条涂层简单吸潮,在运用之前需求进行烘烤,以除掉水分(用湿润的焊条焊接时,简单发生气孔和氢致裂纹。因而,低氢焊条在施焊前必须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0~450℃,保温时刻为2h。烘干后放在100~150℃的恒温箱内,随用随取。取出后放在焊条保温筒内。低氢焊条通常在常温下超越4h即应从头烘干,重复烘干次数不宜超越三次;酸性焊条通常可不烘干,但焊接重要构造时应经150~200℃烘干1~2h)。
3.1.3重要管道的焊接最佳先用氩弧打底,可确保充沛焊透也可防止焊渣掉在管道内。
3.2坡口
3.2.1坡口制造
管道坡口加工宜选用机械办法,也可选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办法。选用热加工办法加工坡口后,应除掉坡口外表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外表层,并应将高低不平处打磨平坦。
管子、管件的坡口方式和尺度应契合规划文件规则,当规划文件无规则时,可按表2.1
3.2.2坡口整理
管道构成件组对时,对坡口及其表里外表进行的整理应契合表2.2的规则;整理合格后应及时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