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自主研发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电子病历(EMR)、医学影像传输管理系统(PACS)、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医院漏费管理系统、医院精细化绩效管理系统等软件产品。成功应用于全国各地医院,并受到一致好评。
公司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客户满意为宗旨,以质量为基石,以服务求生存。全体员工竭诚为您提供专业、便捷的服务。
1 PACS及其发展历程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是以医学影像领域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为要求,以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全面解决医学影像获取、显示、处理、贮存、传输和管理为目的的综合性规划方案及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医院影像和相关诊疗信息管理的具体应用,是整个医院数字化、信息化的重要环节。
我国的PACS发展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有10余年,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设备为主导(1994-1998),以数字图像获取为重点,影像的“数字化”为第一攻破的难题;
第二阶段:以应用为主导(1999-2003),DICOM的不断普及加之第一阶段的经验积累,影像数据获取迎刃而解,影像科室的应用需求规范化成为PACS急需完成的课题,在第二阶段后期完善了科室级MiniPACS;
第三阶段:以信息为主导,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将以信息为主导:
n 全院信息一盘棋已成共识
n PACS与HIS/EMR的深入集成成为关注焦点
n 项目投入前的规划与论证更趋严谨
n 系统从科室走向全院
n 数据的归档、传输、存储、发放成为系统的核心
1.2 PACS建设意义
信息化和数字化是当今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技术引发的社会各个行业的变革将是深远和难以估量的。医疗卫生作为技术依赖性很强的一个行业,势必受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巨大冲击。可以预见:当信息流动取代了大部分不必要的医生、患者、病案资料、影像资料的实体移动之后,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将会得到最为有效的利用。数字影像存储管理和通讯系统(PACS)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成为医院走向现代化、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PACS 的主要功能和应用包括:
n 用数字化的方式将医学影像数据和相关数据统一存储管理;
n 影像科医生通过影像工作站进行读片诊断,取代传统胶片与观片灯方式;
n 提供了一个数字工作平台,使得各种影像设备不再是一个个信息孤岛,并可以和医院的其它信息构成一个完整的全院信息网络;
n 可利用各种专业医学图像处理和分析软件进行辅助诊断;
n 改善日常工作流,从病人送检,执行检查,报告生成,临床浏览全过程可控,规范服务,提供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n 可以方便地查阅各种病历资料,有利于诊断和教学科研。
PACS 的意义不仅仅数字化本身,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体现在:
n 改善影像检查的工作流程从而提高设备与工作效率;
n 省去与胶片相关的费用来降低成本;
n 减少重拍的几率,减少废片问题;
n 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幅降低为胶片管理而支出的成本;
n 提高服务质量;
n 健全病人资料的自动化管理。
n 建立覆盖全院的企业级PACS系统,实现全院影像信息的统一数字化存储和通讯系统。
n 实现PACS系统与医院HIS和LIS等系统的跨系统信息深度集成,实现科学和畅顺的流程管理。
n 实现数字化影像在全院范围内的共享,最终实现影像信息区域化共享。
n 设计遵从DICOM、HL7和ICD10等国际国内标准,符合卫生部相关规定“医学影像系统功能规范”。
n 开放性模块化设计,支持分步实施,系统易于扩展,支持后续设备接入。
n 采用多重存储系统结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采用冗余系统设计,在系统发生灾难时,可以快速切换运行,保证系统的无间断运行。
n 为医院设计定制RIS,尊重科室业务流程,积极听取并配合院方的意见具体实施。
n 提供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接口,与HIS、CIS、LIS等第三方软件系统的无缝连接。
建立医院全院级PACS/RIS系统,实现全院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实现影像信息的全院共享,为全面建立数字化肿瘤医院奠定基础。PACS系统总体架构上,将放射科、超声科、内窥镜科等影像数据全部纳入,实现全院医学影像的全面数字化管理。
1. 在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网络和存储管理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全院PACS的网络通信基础,建立全院统一的影像信息中心。
2. 建立规范、先进、适合医院业务特色的的医学影像信息管理流程,提高临床工作效率,保证医疗质量。
3. 建立全院影像发布系统,临床各科室可以调阅患者各类影像及相关信息,实现影像信息的全院共享。
4. 建立数字化会诊中心,满足内部会诊和多科室综合会诊需求。
5. 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和科研资源管理系统。
6. 实现PACS/RIS系统与本院HIS/LIS等系统的跨信息系统深度集成。
PACS系统是针对医学影像设备的信息化系统,影像设备类别、数量、数据接口类型直接决定PACS各子系统的工作流和数据类型。影像设备提供原始数据图像信息,是PACS数据的来源。
我公司拥有PACS系统全线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系统设计遵循高度易用性、简便性、先进性、标准化、安全性、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和高效率等的原则,并行处理能力强,采用全中文操作界面,简洁美观、方便实用。
作为PACS系统的开发商,我公司拥有全线产品的软件底层源代码和知识产权证书,并拥有一支具有多年应用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经验的技术队伍。因此,我公司完全有能力也愿意对医院提出的具体需求和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客户化的二次开发,达到医院的使用要求。
PACS存储架构采用多级存储系统,此架构不仅保障了数据的充分安全,在系统扩容方面也显示了突出的优点:
1. 架构中的各级在线存储点可自由增设;
2. 任意存储点的存储容量可扩充;
3. 可无限扩充系统在线数据存储容量;
4. 系统数据多级备份,充分安全,扩容时无需停机。
支持各种标准或非标准DICOM影像,满足放射、超声、内镜等影像科室诊断报告和影像采集需要。系统设计易于扩展,为不同类型的影像设备提供不同专业的影像处理工具,影像软阅片确保质量,符合医学诊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