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的种植栽培始于美国,位于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无论从栽培面积、产量、技术研发、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欧洲等国引种栽培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如波兰、荷兰都是在20世纪末开始引种进行栽培,且2006年波兰产量已达1.7万t。另外欧洲等国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野生蓝莓资源,为其发展蓝莓加工品奠定了基础。亚洲地区以日本为代表开始进行蓝莓生产栽培。
霜害最严重的是危害蓝莓的芽、花和幼果,在盛花期,如果雌蕊和子房低温几个小时变黑即说明发生冻害。解剖花芽后发现各器官在低温后变为暗棕色,说明花芽受到霜害。霜害虽然不能造成花芽死亡,但是会影响花芽的发育,造成坐果不良,果实发育差。花芽发育的不同阶段,蓝莓的抗寒能力也不同,花芽膨大期可抗寒零下6摄氏度的低温,花芽鳞片脱落后遇零下4的低温可冻死。露出花瓣但尚未开放的花遇零下2度的低温可冻死。正在绽放的花,在0度时即可引起严重的伤害。
蓝丰园艺场与您分享蓝莓种植过程的土壤改良:
种植蓝莓土壤条件非常重要,可以直接的影响蓝莓的成活和产量,下面为您解答如何提高土壤的适用性,土壤翻耕深度以20—25厘米为宜,整好地后进行台田,台面高25—30厘米,宽为1米,台面中间最终定植一行,行间距1.6米。当土壤PH值大于5.5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土壤PH,常用的方法是加入酸性草炭,或在定植前一年结合整地施入硫磺粉,每平方米用量100—200克,全园施用,按所计算施用量均匀撒入土壤,深翻后混匀;如果土壤粘重板结,需要掺入有机物改良,最理想的有机物是草炭可以有效的减少土地板结,提高土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