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组织编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智库报告”《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2016)》预测:到2016年年底,工业经济增速将降至5.7%。2017年6月工业经济增速将降至5%。
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8月17日共同主办的报告发布暨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上半年工业经济行走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总体表现为“缓中趋稳、有限复苏”。他说,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仍需要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艰难地寻求平衡。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江源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工业经济出现“维稳”迹象,工业增加值增速基本围绕6%上下小幅波动,结束了前几年大幅下滑态势,阶段性筑底企稳走势明显。他同时表示,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回升动力依然比较弱,阶段性筑底的走势仍然没有改变。
数控铣床组成结构
①冷却系统。机床的冷却系统是由冷却泵、出水管、回水管、开关及喷嘴等组成,冷却泵安装在机床底座的内腔里,冷却泵将切削液从底座内储液池打至出水管,然后经喷嘴喷出,对切削区进行冷却。
②润滑系统及方式。润滑系统是由手动润捐油泵、分油器、节流阀、油管等组成。机床采用周期润滑方式,用手动润滑油泵,通过分油器对主轴套筒、纵横向导轨及三向滚珠丝杆进行润滑,以提高机床的使用寿命。
从数字控制技术特点看.由于效控机床采用了伺服电机,应用数字技术实现了对机床执行部件工作顺序和运动位移的直接控制,传统机床的变速箱结构被取消或部分取消了,因而机械结构也大大简化了。数字控制还要求机械系统有较高的传动刚度和无传动间隙,以确保控制指令的执行和控制品质的实现。同时.由于计算机水平和控制能力的不断提高,同一台机床上允许更多功能部件同时执行所需要的各种辅助功能已成为可能,因而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掏比传统机床具有更高的集成化功能要求。
从制造技术发展的要求看,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以及市场竞争对低成本的要求,金属切削加工正朝着切削速度和精度越来越高、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和系统越来越可靠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在传统机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控机床精度更高.驱动功率更太,机械机构动’静、热态刚度更好,工作更可靠,能实现长时同连续运行和尽可能少的停机时间。
围绕质量、效率和工艺变革的要求,我国机械制造工艺装备——主要是数控设备在技术层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控机床功能不断丰富,采用了工序、工艺集中化和复合化技术;机床在结构布局和新材料应用方面都有了新发展;数控技术在开放化、智能化、网络化、高速高精化方面取得了新发展。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精度,保证质量和实现效益大化。
不断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率是机械制造业研究的永恒主题和目标,是促进其工艺装备发展的源动力。工艺要求和变革是机械制造工艺装备技术发展创新和变革的根据和基础。
国产数控机床走过了50年发展的漫长历程,在近10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设立了重大技术攻关专项,有效地促进了数控机床的发展。
目前,国产数控机床可供品种达1500多种,覆盖了数控金属切削机床、数控板材加工机床(数控冲压机床、数控激光加工机床、火焰切割机床等)、数控电加工机床、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测量机等,种类基本齐全。2010年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保有量约为150万台(其中进口超过40万台),仅金属切削机床的年产量就超过了16万台、2011年1~10月份累计达到21.8万台、全年可达到25万台左右。国产品牌数控机床的数量和价值占国内市场50%以上。在代表先进技术水平的五轴联动和复合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和其他配套技术产品方面也都取得了新进展。本文主要围绕数控技术发展与差距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