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现状:我国自1993年试办小额信贷以来,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我国由民间组织主导的小额信贷开始发展经历了从国际捐助、政府补贴支持到商业化运作的过程。我国小额信贷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大银行提供的下岗失业担保、助学和扶贫,总计有几千亿元的额度;二是农村信用社的小额
额:企业贷;企业经营满一年,提供近半年的对公对私流水。征信良好,以上只要条件符合公司进件要求,均可办理。小额是微小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延伸。小额在中国,主要是服务于三农、中小企业。小额公司的设立,合理的将一些民间资金集中了起来,规范了民间借贷市场,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小额的前景[1] 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小额的前景依然是非常广阔的,在央行全面放开规模限制的政策号召下,小额公司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涌现。这些困境中的中小企业,在初冬的清寒中感受到了春意。
据统计,截至2008年10月底,全国已经批准大约100家小额公司试点,这些公司发放总额大约相当于一家股份制银行。继浙江、江苏、上海和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小额公司上马之后,北京、重庆、河北和山东等地的试点工作也在积极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