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铸件的热节?如何求铸件上热节圆直径?
答:由于铸件中各部分壁厚不完全相同,因而各部分的热容量及冷却速度也不
一样,通常把铸件中热容量较大、冷却凝固较慢的部分叫做铸件的热节。根据铸件的
不同结构,一个铸件中可有一个甚至多个热节。热节的大小通常用热节圆直径来表示。
求铸件上热节圆直径的方法有三种。
① 作图法:按比例画出铸件热节处截面,放上加工余量;画一个内切圆,这
个内切圆直径大小就是热节圆直径。
② 公式法:用于计算两壁相交的热节圆直径。
① 在原来浇注系统上加以改进,将中间进入下阀座的内浇口面积略减少,将
气孔中面积值增大,造成顺序凝固。加以充分补缩,使气孔成为气冒口,直径按其
热节圆大小加以设计,成为阶梯式浇冒口,最后上部分气冒口既作内浇口又作冒
口,造成顺序凝固。
② 将空穴薄壁部分放在下部,使其先凝固,即使受圆周应力的作用,但早
已凝固进入固体状态,其抗拉的强度就大了,避免了因圆周应力而产生此部位
热裂。
总之,将薄壁处放在下部,使其先凝固,从速进入固态,提高抗拉强度,经
得住圆周应力收缩时的拉应力;上部最后凝固又获得充分收缩 (从气冒口和浇口杯
获得),从而克服上、下部分不是上裂,就是下裂的现象。
底注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金属液能平稳地从型壳的下部注入,型腔中
的气体能自由地从上部 (冒口或出气口)逸出,故有良好的出气排渣作用 (蛇形浇
口的集渣效果更好),浇出的铸件表面光洁。这种形式尤其适用于浇注铜、铝等有
色合金铸件。其缺点是底部与顶部的金属液温差大,易产生缩孔、缩松、裂纹等疵
病。为此,必须要有较高的压头并相应增大浇注速度或从顶部补浇高温金属液以减
少整体型壳的温差。
侧注式 (枝状式):这种方式对型壳的冲击以及排气性能都比顶注要好,
整体型壳的温差比底注式要小。而且一根直浇口可焊多个熔模,是一种应用极广且
工艺出品率较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