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61817215电池隔膜长期来看,单纯的隔膜将不再存在,而由凝胶或者全固态电解质充当其隔膜的角色。现阶段而言,全固态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采用主要采用凝胶聚电解质,要求隔膜具有很好的吸液性能,出现了以偏氟乙烯与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为主要材料通过溶剂涂膜、静电纺丝或拉伸的方法制备凝胶聚合物隔膜的研究和报道。同时在以聚烯烃隔膜材料为基体,涂覆PVDF、PEO等材料的研究也屡有出现。作为锂电池四大材料之一的隔膜,尽管并不参与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但却是锂电池中关键的内层组件。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和充放电电流密度等关键性能都与隔膜有着直接的关系,隔膜性能的改善对提高锂电池的综合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在锂电池中,隔膜吸收电解液后,可隔离正、负极,以防止短路,但同时还要允许锂离子的传导。而在过度充电或者温度升高时,隔膜还要有高温自闭性能,以阻隔电流传导防止爆炸。不仅如此,锂电池隔膜还要有强度高、防火、耐化学试剂、耐酸碱腐蚀性、生物兼容性好、无毒等特点。理想的隔膜应该对电子有无限大的电阻,而对离子有零电阻。在实际应用中,用作隔膜的高分子电阻率在 10E12 ~ 10E14 Ωcm 量级。而对于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而言,较低的内部离子电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动力电池需要提供高功率。但是,隔膜的存在总是会增加离子电阻。这是由于隔膜有限的孔隙率总是意味着电解液和电极之间有限的接触面积;微孔结构的扭曲性导致了离子电流相对单独使用液态电解液而言有更长的平均路径。通常,厚度较薄的隔膜,高的孔隙率,大的平均孔径尺寸,都可以最小化离子电阻,提供高的电池功率。然而,太多的孔隙和薄的厚度都会降低隔膜的力学性能,增加了电池内部短路的风险。实际上,目前大部分使用的隔膜厚度在 20~30 微米之间,具有亚微米尺寸的孔,孔隙率在 40%~70% 之间。
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已成功发送给相应的供应商,请注意接听供应商电话。
对不起,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发送失败,请稍后重新发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