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公司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和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相关专家团队打造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和最'具性的食用菌大型培训基地。基地设立于中国农科院武汉阳逻基地内,毗邻全国唯'一一所生物类本科院校,享有部分高效资源和最’新的食用菌科研成果。目前公司培训基地拥有多媒体教室、食用菌标准实验室、菌种室、实践基地、食堂、学员宿舍等。此外,今年秋季又将扩大生产规模,拟定建成两个食用菌生产基地。
猴头菇要获得高品位的产品,长菇阶段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1.调节温度菌袋下田后应从原来发菌期温度,降到出菇期最’佳温度16℃~20℃条件下进行催蕾。在适温环境下,从小蕾到发育成菇,一般10~12天即可采收。气温超过23℃时,子实体发育缓慢,会导致菌柄不断增生,菇体散发成花菜状畸形菇,或不长刺毛的光头菇。超过25℃还会出现菇体萎缩。因此出菇阶段,要特别注意控制温度,若超过规定温度,可采取4条措施:①空间增喷雾化水。②畦沟灌水增湿。③阴棚遮盖物加厚。④错开通风时间,实行早晚揭膜通风。中午打开罩膜两头,使气流通顺。创造适合温度,促进幼蕾顺利长大。
平菇、姬菇、香菇、灵芝、蛹虫草、黑木耳、毛木耳、金针菇、茶树菇、杏鲍菇、猴头菇、鸡腿菇、秀珍菇、双孢菇、草菇、榆黄蘑、银耳等23种食药用菌的栽培技术菌+全套制种技术(母种、原种、栽培种、液体菌种、谷粒菌种)+病虫害防治+食用菌保藏加工+生产基地内实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