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无切削,快速成型对现代零部件制造来说无疑是一种经济,高效,节能,降耗的最.佳途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简称MIM)是结合传统粉末冶金技术和塑料注射成型技术二者之优复合形成的一种当代高新技术之一,它十分符合那些要求精度较高,结构紧凑,形体小巧怪异的各类零配件,如:缝制机械,商用机械,IT产品等工艺,功能等方面上的需要。
而MIM是一种流体成形工艺,粘结剂的存在保证了粉末均匀排布,从而可消除毛坯微观组织的不均匀,进而使烧结制品密度接近材料的理论密度,从而使强度增加、韧性加强,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得到改善,综合性能提高。能像生产塑料制品一样,一次成形生产形状复杂的金属、陶瓷等零部件,产品成本低,光洁度好,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 0.80~1.6μm,精度高,一
般无需后续加工。
金属注射成形最早可溯源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陶瓷火花塞的粉末注射成形制备,随后的几十年间粉末注射成形主要集中于陶瓷注射成形。直到1979年,由Wiech等人组建的Parmatech公司的金属注射成形产品获得两项大奖,以及当时Wiech和Rivers先后获得专利,粉末注射成形才开始转向以金属注射成形为主导。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的发展在中国来说是起步比较晚的,所以技术方面与国外的MIM技术相比始终不够纯熟。到目前为止,阐述MIM的书籍等文字描述都还不多,在世界MIM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促进们中国MIM的研究及发展,出版系统论述MIM技术相关理论,特别是应用的专著显得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