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瓷粉体表面改性,先进水萃取脱脂工艺,催化脱脂工艺,注射充摸过程的模拟以及微注射成型等方面论述了陶瓷注射成型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对陶瓷注射成型在汽车、光通讯、生物医疗,现代工业,化工机械、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应用。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中,陶瓷注射成型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地发展与应用。金属、陶瓷粉末注射成型工艺技术是近年来世界粉末冶金领域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该工艺技术的研究起始于70年代末,由于它适用性强、市场广阔,而且潜力巨大,所以一出现,便受到普遍重视,发展非常迅速。美国于1986年率先形成产业规模,到80年代末,生产较发达国家有美国、日本和西欧,主要生产厂家的数量分别是15个10个和15、20个。
“用金属取代塑料,使得我们能够生产小巧轻薄的大屏幕手机。手机必须是技术先进的,但其外观尺寸同样重要”, 摩托罗拉Jason Wojack 在PIM 2007的午餐会上说. “在我们的首款金属手机中应用了铝来减轻重量,我们发现为满足所有的指标(如抗摔性能,铰链零件稳定性),采用MIM 零件是最.好的,在许多方面甚至是唯.一的途径“。MIM工艺生产的钨被用作震动零件,高强度钢被用作铰链零件,铬钢被用作按键和边框零件,陶瓷被用作机架零件,其中最主要的产品是滑盖、铰链和铰链桶,只有MIM零件能满足要求“。
近十余年来,陶瓷注射成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更加广阔和深入。在成型的粉体材料方面,纳米氧化锆、氧化铝等氧化物陶瓷以及氮化硅等非氧化物陶瓷的注射成型备受重视,特别是光纤连接器用四方相氧化锆陶瓷插芯的注射成型(内孔直径仅有125μm)和套筒已在国内外实现规模化生产;在注射成型工艺方面,一些新的粘结剂体系和脱脂工艺相继被开发,如日本、美国、德国和中国分别提出超临界脱脂、溶解萃取脱脂、化学催化脱脂、微波脱脂等新工艺也得到发展。此外,一种可以制备几十微米至1毫米的微型陶瓷部件的微注射成型先进技术和设备也得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