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色金属焊接材料的发展方向
有色金属焊接材料经历了多年发展,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已在铜及铜合金焊丝、钎焊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方面有所突破。今后应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大铜合金焊丝的出口,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钎焊材料方面应进一步开发新品种,如锰基钎料、Cu-P-Sn-Ni钎料、含稀土钎料、无铅镉污染材料等。
在铝及铝合金焊丝方面,应注重焊丝外在质量和内在品质的提升,优化产品,减少进口,扩大出口。在镍及镍合金焊丝方面,应加快关键技术的掌握,尽快由国产替代进口,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转变,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逐步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我国有色金属焊接材料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分析17家展台提供的产品,国内生产的铝及铝合金焊丝产量虽有很大提高,但与国外产品相比仍存在差距,表现为外在质量与内在品质的差距。如焊丝表面光洁度及焊缝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塑性不及国外名牌产品。因此,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焊接结构,有色金属焊接材料仍依赖进口。其原因首先是国内生产的铝合金盘圆多用粗放型液抽工艺生产,缺乏有效的铝合金熔体的净化技术,合金的纯洁度低。另外,焊丝的加工手段和加工方法、产品的质量控制体系及质量检测技术等方面均与国外企业存在差距。因此,我国有色金属焊接材料无论在制备技术还是生产装备及检验技术上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另外,国内有色金属焊接材料厂商,既缺少与特殊合金企业的紧密合作,又缺少技术支撑,难以提供高品质、性能稳定可靠的镍及镍合金焊材,依赖进口的局面短时期难以彻底改变。
阳极氧化铝板氧化膜结构、性质:
阳极氧化膜由两层组成,多孔的厚的外层是在具有介电性质的致密的内层上上成长起来的,后者称为阻挡层(也称活性层)。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膜层的纵横面几乎全都呈现与金属表面垂直的管状孔,它们贯穿膜外层直至氧化膜与金属界面的阻挡层。以各孔隙为主轴周围是致密的氧化铝构成一个蜂窝六棱体,称为晶胞,整个膜层是又无数个这样的晶胞组成。阻挡层是又无水的氧化铝所组成,薄而致密,具有高的硬度和阻止电流通过的作用。阻挡层厚约0.03-0.05μm,为总膜后的0.5%-2.0%。氧化膜多孔的外层主要是又非晶型的氧化铝及小量的水合氧化铝所组成,此外还含有电解液的阳离子。当电解液为硫酸时,膜层中硫酸盐含量在正常情况下为13%-17%。氧化膜的大部分优良特性都是由多孔外层的厚度及孔隙率所觉决定的,它们都与阳极氧化条件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