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片机常见选购误区
通常人们在选购压片机时会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误解。通过对以下列举误区的揭示,希望能为您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以便作出最.好的选择。
误区一
一样的物料在实验室的压片机运转的性能与生产型压片机运转的性能相同。该道理看似合理,但是许多理由表明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您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研发过程与实际生产过程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二类压片机的许多变化都会潜在地产生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实验室使用的研发型压片机的压片速度要比实际生产的压片机的速度要低。压片速度的不同不仅会影响药片的硬度,也会造成受压过程的变化。当这类问题产生时,生产人员通常会增加压力,但这样的后果会导致模具的损坏或片子崩解度的变化。
不同尺寸的模具和不同形状的片剂也会产生受压过程的难题。比如您有二台相似的压片机,一台在实验室采用B型冲模,另一台在生产车间采用D型冲模。其它的配件都相同,那么最终两台压片机的工作结果是否一样呢?当然不。这是因为不同尺寸的模具有不同的受压特性。导致实验室压片机与生产型压片机不同的因素还有:压片机的结构设计、压片速度、压缩比、片剂形状、受压时间。对这些差异的认识将有助您克服采购设备时遇到的这类困难。
误区二
如果您选购的是一台高速压片机,那么您就可以以最.高的速度来进行生产。实践证明这是错误的。压片时颗粒是很特殊的,每一批的颗粒都有其固定需求的压缩比。这个压缩比将决定您运转压片机生产的速度及成型速度。如果在生产时需要较大的压力,您可以降低压片速度,亦可以改善一下颗粒的压缩比。通过逐步的摸索,您将会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请不要忽视了模具的尺寸,模具在整套压片设备中亦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D型模具的受压面积比B型模具大。
如果您用一相同的速度来运行两台压片机,那么用D型模具压片机生产的片子硬度更高。运用研发阶段的理论来学习、指导每批颗粒及压缩比的状况,这是决定您采用哪种速度来操作压片机的关键所在。
压片机的常见问题处理及维护保养
包芯片压片机注意维护的方法,现在很多企业的包芯片压片机都缺少护理,员工平常时间都是忙着生产而疏忽了机器的维护与保养。 所以平常机器因为一点小毛病而出问题,而导致机器的使用寿命,要注重包芯片压片机的保养与日常护理。 片重超差(指片重差异超过药典规定的限度)
1颗粒粗细分布不匀,压片时颗粒流速不同,导致充填到中模孔内的颗粒粗细不均匀,如粗颗粒量多则片轻,细颗粒多则片重。解决方法:应将颗粒混匀或筛去过多细粉。
2如有细粉粘附冲头而造成吊冲时可使片重差异幅度较大。此时下冲转动不灵活,应及时检查,拆下冲模,清理干净下冲与中模孔。
3颗粒流动性不好,流入中模孔的颗粒量时多时少,引起片重差异过大而超限。解决方法:应重新制粒或加入适宜的助流剂如微粉硅胶等,改善颗粒流动性。
4颗粒分层。解决颗粒分层,减小粒度差。
5较小的药片选用较大颗粒的物料。解决方法:选择适当大小的颗粒。
6加料斗被堵塞,此种现象常发生于黏性或引湿性较强的药物。应疏通加料斗、保持压片环境干燥,并适当加入助流剂解决。
7物料内物料存储量差异大,控制在50%以内。
8加料器不平衡或未安装到位,造成填料不均。
9刮粉板不平或安装不良。解决方法:调平。
10带强迫加料器的,强迫加料器拨轮转速与转台转速不匹配。解决方法:调一致。
11冲头与中模孔吻合性不好,例如下冲外周与模孔壁之间漏下较多药粉,致使下冲发生“涩冲”现象,造成物料填充不足,对此应更换冲头、中模。
12下冲长短不一,超差,造成充填量不均。解决办法:修差,差±5μm以内。
13下冲带阻尼的,阻尼螺钉调整的阻尼力不佳。重新调整。
14充填轨道磨损或充填机构不稳定。解决方法:更换或稳固。
15追求产量,转台转速过快,填充量不足。特别是压大片时,要适当降低转速,以保证充填充足。
16压片机震动过大,结构松动,装配不合理或重新装配;压片机设置压力过大,减小压力。
压片机保养小技巧
1、定期检查机件,每月进行1-2次,检查项目为蜗轮、蜗杆、轴承、压轮、曲轴、上下轨导等各活动部分是否转动灵活和磨损情况,发现缺陷应及时修复使用。
2、一次使用完毕或停工时,应取出剩余粉剂,刷清机器各部件的残留粉子。如停用时间较长,必须将冲模全部拆下,并将机器全部揩擦清洁,机件的光面涂上防锈油,用布蓬罩好。
3、冲模的保养应放置在专用箱内,使冲模全部侵入油中,并要保持清洁,勿使生锈和碰伤,最.好能定制专用箱以每一种规格装一箱,可避免使用时造成装错及有助于掌握损缺情况。
4、使用场所应经常打扫清洁,尤其对医药和食用的片剂制造更不宜有灰沙、飞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