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比赛思路很重要
思路布局是根本
在准备技术分享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敲定主题和内容。
1.有诚意、有态度
必须要给听众讲真实的经历,拿出真实的数据,这样才能打动听众。 但是也不要让诚意过了头,囿于演讲时间限制,不要试图把所有自己知道的东西都想塞给听众。 要认识到公开演讲是对他人无私的奉献和分享,而对自己则是一次展示自我、树立个人品牌的好途径。
2.选对主题方向
了解这次技术分享是否有预设内容大方向?你的听众是谁、具有怎样的技术背景? 然后要去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听众需要什么,去体会思考听众对演讲内容的期待和期望:这样内容才有一定针对性。
3.内容打造有套路
主题选定之后,要准备内容,需要首先提炼出三个重点内容。根据大家历次经验看,“三”是个合适的数字,再多可能就没法深入讲透了。 那怎么提炼出来三个重要内容点呢? 演讲培训会上,侯伯薇推荐了PMI方法,P是Plus,M是Minus,I是Interesting。
简单地讲就是从主题方向上我们应该怎么提炼出加分项、减分项和有趣的部分,我们在演讲时应该重点从P和I中选择,避免降到M的内容。具体方法不在此展开,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从PMI方法,又延伸除了水平思考的概念。简而言之,我们做技术的同学大多都具有超常的垂直思考能力,理性推断的能力很强,对于一门技术可以垂直研究的很深入,也可以很容易成为某一技术领域的专家; 但是水平思考需要跳出技术的垂直思考范畴,要横向和水平的延展到其它领域,用另外一个或多个领域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和理解问题。
水平跨越的领域越多,就越容易形成跨界效应,在思考问题时思路就会越宽阔,更容易联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点。 所以PMI中I的部分,就要靠水平思考力来发现和提炼,I的部分结合我们的专业领域的内容讲的越多,演讲就会越有趣越吸引人,所以大家可以从这里多发掘一下。 侯老师推荐了一本《水平思考法》的图书,在亚马逊和京东均有售,大家可以买一本读一下。
这里分享下我们尝试的内容准备流程:收集点子:准备阶段时把电脑放到一边,拿起纸和笔,在纸上把想到的点记录下来,想到什么记录什么。提炼重点内容、画PPT草图:上一步是思维发散的过程,接下来要开始提炼重点。 通过PMI方法来提炼出P、M和I的部分,对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 PPT的草图同样不用电脑。为什么不用电脑?因为纸笔可以确保思路连贯不被大段,一旦用电脑,思路很容易被字体、配色、背景图等细节打断,造成效率极度低下。
怎样在演讲比赛中拿到高分
很多参加演讲比赛的朋友问我,如何能在比赛中拿高分、多加分?因此,我如实分析了自己三次参加全国大赛获奖、数次参加各种大赛夺冠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十大加分点,实属干货。
一、理解透彻的规则
不同的比赛,有不同的关注点、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价值观,都会体现在大赛说明和评分规则中。读透规则是参赛的首要前提,必须逐条研读,规则是参赛的指南针。
二、紧扣主题的讲稿
再好的主题,如果不是大赛所要求的,就是浪费。见到了太多资质过人的选手都折在讲稿上,让人忍不住扼腕叹息。讲稿一定要扣题,再根据个人风格和特长,决定讲稿的叙 议 情 理。
三、滚瓜烂熟的内容
讲稿不熟,忘词或卡壳一定会扣分。更重要的是,人的精力有限,如果现场要分神去回想要讲的内容,就不能全情投入去演绎,观众会感觉得到“像背诵”。
四、恰到好处的时间
一般超时或不足时都会扣分,在规定时间内30秒左右完成比较合适,还可以到提前5—10秒,甚至有的演讲高手可以到一秒不差。
五、画龙点睛的道具
善用道具者易得高分,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赛更是如此。
六、自信从容的心态
心态影响状态,也影响发挥。心态不好会完成过度紧张,因此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也是能否得奖的决定因素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训练。
七、合乎时宜的形象
形象是评委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决定了评委主观意识是加分还是减分。形象最重要的是跟场合、跟主题、跟个人相匹配,才合乎时宜。
八、大方得体的仪态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选手的走姿站态、举手投足都是被关注的焦点,好的仪态尽显风范,帮助选手赢在细节。
九、快速进入的状态
有的选手一上台平淡无奇,快到结尾了感觉才来,让人感叹:“呦,也能讲好”。有的选手一上台一开口,就能吸引人,让人感叹:“好就是好”。前者占了选手很大的比例,其实也挺好,就是进入状态太慢,所以,要把调整好状态这件事处理好,得在上台开口前。
十、艺术水平的表现
演讲是一门说话的艺术,比赛时更要体现其艺术性,还要兼具观赏性、启发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呈现,这也是演讲大赛的魅力所在。想要有艺术水平,非一朝一夕的功夫,离不来平时的苦练与积累。
做好以上十点,得高分、多加分那是必然。祝愿所有要参加演讲比赛的选手都从容发挥、赛出好成绩。</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