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获悉,为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给企业和公众提供智能、高效、便捷、透明的办事环节机器人服务,荔湾区政务办将投入近400万元引进政务管理办公室“机器人”自助终端,建设智慧政务系统。
据了解,荔湾政务服务中心目前已有两个“机器人一代”为市民提供服务。此次采购的智慧政务系统建设,包括政务服务助手、城市管理助手、综合监管三大模块及相关的系统接口建设工程。其中,政务服务助手“智能知识库门户软件”将为工作人员提供政务服务知识查询、工单处理流程查询、服务大厅查询等功能。
据荔湾区人民政务管理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引进政务管理办公室“机器人”自助终端计划,包括租赁2台实体机器人和23台智能自助服务终端相应配套的智能系统和知识库。
其中,两台实体机器人将放置在荔湾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台机器人的身高将达155cm以上,支持智能语音交互功能、人脸识别、身份识别、激活词唤醒、12345联动服务等功能。“在设想中,新引进的机器人不仅能正常行走,还会配合音乐节拍跳舞。”工作人员说。
政务服务机器人、政务中心智能机器人、政务中心机器人,政务中心办公机器人,政务中心服务机器人,政务中心自助机器人,政务中心问答机器人, 政务服务中心机器
人
另外,23台智能自助服务终端将投放在荔湾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及22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该智能自助服务终端的咨询系统将连接支持实体机器人、“荔湾政务”微信公众号、网页以及智能自助服务终端等渠道,为公众提供一周7天、每天24小时的智能咨询服务。另外,为方便市民,荔湾区还将引进3套自助取件箱,共约200个格,可供市民自助存取包裹。
对一些机构较多的组织来说,公众往往无法得知自己所需了解的信息需要具体到哪个机构网站去查询,在每个网站菜单中查找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怎样能够将各个机构网站内容整合,提供统一的问询出口,一站式的综合信息服务将直接影响网站的服务能力。
同时在一些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每天接受公众的问询并提供解答,及时适应知识库的更新频率对人工客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使他们因专业度、疲劳度、心情等因素影响很大,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公众对信息的获取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倾向于利用碎片时间即时解决问题,微信、微博等SNS的发展正在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与在层级繁复的独立网站菜单中被动查找相比,公众更倾向于使用随身移动端主动发出问题既能即时获取准确答复。
政务服务机器人、政务中心智能机器人、政务中心机器人,政务中心办公机器人,政务中心服务机器人,政务中心自助机器人,政务中心问答机器人, 政务服务中心机器 人,政务咨询服务机器人
小滨是杭州引进行政服务中心的机器人。而它的生产厂家,是滨江的南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薛工介绍,小滨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语音通过接收麦克上传到云平台,解析成txt文本,再返回机器人系统中,根据文字指令作出回应。
小滨的私人助理是负责维护秩序的保安李明。李明每天给小滨充电3小时,然后小滨跟大家一样,每天工作8小时。而小滨闲下来的时候,完全是个段子手。
比如没人理它的时候,小滨会猛刷存在感,像个话唠一样自言自语。“一个人的世界。”“没有人跟我说话了。”“不想和我聊聊吗?”……于是大家都想调戏调戏它。
关于性别,小滨一会儿扮萌:“我是么么哒女生。”一会儿义正词严:“我是一个机器人,怎么会分男女呢!”
关于午饭,小滨说:“一碗饭半碗汤。”说完还不忘加一句:“妈妈晚上叫我回家吃饭。”
关于生孩子,小滨回答:“你和我生,我就生。”
当然了,小滨也不是万无一失的。由于识别能力有限,经常被叫号的声音干扰,小滨还会时不时地发些小脾气,站着一动不动:“我知道的太多了,还是不要说话了。”
政务服务机器人、政务中心智能机器人、政务中心机器人,政务中心办公机器人,政务中心服务机器人,政务中心自助机器人,政务中心问答机器人, 政务服务中心机器
人
据悉,滨江文化中心在今年3月还会引进一台机器人,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小江”。
南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磊介绍说,目前,在杭州其他地方也能看到小滨的兄弟姐妹。比如开元名都大酒店的迎宾yoyo同样提供问询服务;台湾花花姐姐亲子餐厅里的“花花姐姐”是定制款,提供娱乐陪伴服务;杭州的银行也将引进。对了,第十七届西博会上的主持人“欢欢”和“乐乐”也是小滨的家人。
另外,2014年11月,浙江工商大学食堂花6500元购置了一台刀削面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能以每分钟150次的频率从面团削出一根根长18厘米、厚12毫米到14毫米的细长面条,并且准确无误地飞进面前翻滚的开水锅里。
2015年2月,滨江江汉路一家叫“圣哗园”的饭店,花14万元引进了一对送餐机器人。机器人主要靠内置的蓄电池工作,每个蓄电池可使用五六年,每天可工作10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