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瓷粉体表面改性,先进水萃取脱脂工艺,催化脱脂工艺,注射充摸过程的模拟以及微注射成型等方面论述了陶瓷注射成型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对陶瓷注射成型在汽车、光通讯、生物医疗,现代工业,化工机械、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应用。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中,陶瓷注射成型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地发展与应用。金属、陶瓷粉末注射成型工艺技术是近年来世界粉末冶金领域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该工艺技术的研究起始于70年代末,由于它适用性强、市场广阔,而且潜力巨大,所以一出现,便受到普遍重视,发展非常迅速。美国于1986年率先形成产业规模,到80年代末,生产较发达国家有美国、日本和西欧,主要生产厂家的数量分别是15个10个和15、20个。
金属粉末射出成形(Metal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受惠于手机产业的带动,从2009年开始整个行业便扶摇直上;尤其到了2011年中后﹐更因为受到美商苹果计算机与韩商三星电子两家的商品竞争,在手持装置中大量采用MIM零件﹐是过去从未见到的热潮。陶瓷注射成型(Ceramic Injection Molding,简称CIM)是将高分子聚合物注射成型方法与陶瓷制备工艺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陶瓷零部件的新工艺。特别是对于尺寸精度高、形状复杂的陶瓷制品大批量生产,采用陶瓷粉末注射成型最有优势。
MIM工艺所用金属粉末颗粒尺寸一般在0.5~20μm;从理论上讲,颗粒越细,比表面积也越大,易于成型和烧结。而传统的粉末冶金工艺则采用大于40μm的较粗的粉末。把金属粉末与有机粘接剂均匀掺混在一起,使各种原料成为注射成型用混合料。混合料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其流动性,因而影响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以至最终材料的密度及其它性能。传统的精密铸造脱燥工艺为一种制作复杂形状产品极有效的技术,近年使用陶心辅助可以完成狭缝、深孔穴的成品,但是碍于陶心的强度,以及铸液的流动性的限制,该工艺仍有某些技术上的困难。一般而言,此工艺制造大、中型零件较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