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加碱 蒸煮了2 - 3 天后,把大碱(Na2CO3) 加进蒸煮锅中,蒸煮锅上用草覆盖,草上再加一层灰烬,继续蒸煮2 - 3 天,共6 - 7 天。7) 去碱 蒸煮的工序完成后,除去顶层的灰和草,然后把蒸煮锅底部孔道打开,放出碱水,加清水再放出,反复7 - 8 次,基本上把碱质除去(80 %以上) 。8) 二次浸泡 加满清水,再浸泡这些除去碱质的原料,加柴燃烧,仅保持锅中温度略高于常温(约40 度) 就行,使其自然发酵,约15 天后取出。9) 舂碓 把竹料放进舂碓上,用脚力舂,大约舂一个小时,料舂细为止,若要造的是黄色纸,此时加一点买来的嫩黄(民国时是加入土产的姜黄,可能有杀虫的作用) 。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文化比较发达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作为文化发达的标志纸和造纸法很早就由内地传入了白族地区[1 ] ,并由当地白族人民结合自己的习俗造出了有本民族特色的纸张,补充和丰富了我国的造纸术内容,造纸技术还从白族地区影响到云南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并与缅甸、泰国、孟加拉等国家的造纸术都有一定的技术关系[2 ] 。对白族造纸技术的探讨, 将有助于研究历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地区的科技发展状况。
当地白族纸工还告诉我们,过去还能制造花帘纸,这是迎光看纸时,可见各家的专用图案或名字的一种加工技术。这实际上就是水纹纸(或称为砑花纸) 技术。由于白棉纸虫不蚀,不变色,过去白族写契约一定要用白棉纸,常常还用作扎纸花、剪鞋样、糊灯笼和糊窗子等。在民间艺术中(例如吹吹腔) ,还多用白棉纸制成各种面具,如大花脸、大头娃娃等脸谱。小孩玩的不倒翁、蝴蝶等玩具以及民间娱乐的风筝也用白棉纸制成。白棉纸比一般的构皮纸坚韧,纵横向拉力强,银行常用于捆的白棉纸一般裁成10CM 宽,50 - 60CM 长。白棉纸吸水性和吸油性都很好,我们也经常见到昆明一些工厂常用鹤庆的白棉纸去擦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