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菌盖过早开伞如何预防:
金针菇菌盖在未形成商品菇时就开伞,而早开伞的菌盖容易脱落,形成无菌盖的光柄菇,影响质量。
发生的原因:①与品种有关。有些生育期短的菌种常出现这种现象,因此,选择菌种时,这样的菌种不能使用。②通气太大。要控制好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通风和氧气的供应。③培养料中的供养失控。一些生育期短的品种,菌丝未发到底就已出菇,使子实体所需的养分不能正常供应。有的培养料含水量不足,造成营养运输困难。早开伞尤其是在第二潮菇更为严重,这是因为袋料中的营养消耗过多,无法满足菇体继续生长的要求。④光照过剩,太多的光照可使菇冒增大。
预防措施:选择好品种,在制种时,一次性加大培养料含水量,在配方上辅料的比例不能低于25%。另外,在转潮期如袋内水分不足时应再补水,并在补水时同时加入0.5%的尿素液以补充营养,调节养分供应平衡。
辽宁:德宝农牧集团展出“金针菇墙”引市民围观:
近日,在第十六届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辽宁德宝农牧集团展出的“金针菇墙”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据悉,这面金针菇墙由96捧金针菇组成,每捧金针菇大概有480克。
据了解,金针菇是辽宁德宝农牧业集团的主打产品,德宝金针菇以菇体洁白、争气匀称、菇柄修长、清脆爽口、味道鲜美等特点而闻名。2014年,“德宝”建成了大型的食用菌工厂。2016年底,项目达产将日产金针菇40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
目前,辽宁德宝农牧集团正在研发灰树花、海鲜菇、滑子菇、杏鲍菇、姬松茸、白灵菇等20多种珍稀菌种,并陆续推向市场。
金针菇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发菌期间的杂菌污染
发菌期间常见的主要有绿色木霉、曲霉、毛霉、链孢霉等杂菌,一般可采取百病傻与赛百09等药物交替喷洒菇棚的消杀办法,发菌期间每3~7天喷洒一遍上述药物以预防,发现污染菌袋后及时剔出发菌室进行杀灭处理。具体防治办法可参考有关内容,不再赘述。
出菇期间的易发病害
1、斑点病
又称褐斑病,症状表现为:菌盖上分布有大小不一的黄褐色或褐色圆形斑点,严重时斑点下陷呈凹状,有时菌柄上也有不同程度的椭圆形斑点,如果任其发展,15℃左右条件下,约5~7天时间,自菌柄基部表面开始,逐渐有粘性液体渗出,并向上发展至整株、整丛菇体,形成腐烂。处理措施:首先对栽培场所严格进行消(毒)杀(菌),一般可喷洒赛百09或蘑菇杀病灵等药物,间隔2天左右再次用药;其次,菌袋出菇期间,每3~7天喷洒一次赛百09溶液,注意用药目标为墙体和作业道等空闲处,不要喷到子实体上;第三,菇棚内进行喷水增湿时,一定不能喷到菌盖上,可采取遮盖子实体或只喷地面等处的办法;第五,栽培场所内使用的所有工具,在已经与栽培场所进行同步消杀后,不要随便带出去使用,尽量作为专用工具对待;最后,由于金针菇栽培场所的相对密闭性,应在适当控制通风的基础上,拒绝不必要的来人或参观,尤其本地周围相同品种的栽培户,需要进行技术交流时,可将菌袋或子实体带出去进行观察、讨论,以防外菌进入、交叉感染。
2、绵毛病(即棉腐病)
症状表现为首先从菌柄基部开始,如同柳絮或废棉绒状的菌丝,先是覆盖料面,继之顺菌柄向上发展,最后将子实体包围,受害菇体生长无力,菌盖色泽逐渐变深、变褐,继而变软,失去活力,最后腐烂,发病严重时,整个栽培场所的墙体、地面以及菌袋上一片白色,如同进入到棉花加工车间;棉腐病发病中期以后,金针菇菌丝和子实体的代谢能力大大减弱,抗性降低,此时,其它杂菌病害很可能会乘虚而入,导致多病齐来、交叉感染。防治措施:一,加强通风,降低湿度;二,采去所有病菇,并同时破坏料面;三,设法降低温度;四,喷施百病傻溶液予以杀灭。
干腐病(即根腐病)
主要表现为基料表面有淀粉水溶液状的液体渗出,先是呈液滴,继而封闭料面,量大时液体可在袋口形成积水,染病子实体先是表现半透明状,继之呈白糖液状,停止生长,后逐渐变深、发褐、死亡、变干。处理措施:基料装袋前严格进行水分检查,不使过高;合理安排出菇季节,避开18℃以上温度;普通设施内栽培时,春季应加厚覆盖物,并在中午时分将其喷透水;加强夜间的通风,必要时应进行强制通风;将感病菌袋连同子实体一同移出棚外,采掉病菇,将菌袋浸入到消霉王或百病傻溶液中予以浸洗,置于另外的地方进行观察,确认病菌死亡后,可再度移入菇棚;其它措施可参考斑点病的防治。
菇期的生理性病害
1、边壁菇
菌袋中间部位出菇,一潮菇多为丛生,严重时可将塑膜撑破,二潮以后则以单生为主,导致料面不能正常出菇,影响产量。处理办法:菌袋浸泡补水;菇蕾发生量多并长大后,可将菌袋挑出,割破塑膜,任其生长。
2、麻花菇
菌柄一般较粗,程度不同的呈弯曲、扭曲,严重时则呈麻花状,商品价值低下,成熟后菌柄纵向破碎,如同一束棉线,失去商品价值。处理办法:管理过程中,尽量不移动菌袋,使其保持较稳定的光照等;适当进行控蕾,或采取疏蕾措施。
3、祖孙菇
同株(丛)子实体中,有粗有细、有长有短,而且差异极大,俨然祖孙数代。处理办法:一是进行搔菌处理,这是主要措施;二是现蕾后,对菇棚进行强制通风,让温度很低且风速较大的通风将幼蕾“吹死”,或将菌袋移出棚外,一夜即可冻死菇蕾,然后再度现蕾,即可整齐一致。此外,还可用类似疏蕾的办法,将菌种上先期发生的幼蕾除去,或者拔掉。
4、针尖菇
菌盖直径小于菌柄直径,而且呈橄榄球尖状,商品价值大打折扣。处理办法:加强通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