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菌盖过早开伞如何预防:
金针菇菌盖在未形成商品菇时就开伞,而早开伞的菌盖容易脱落,形成无菌盖的光柄菇,影响质量。
发生的原因:①与品种有关。有些生育期短的菌种常出现这种现象,因此,选择菌种时,这样的菌种不能使用。②通气太大。要控制好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通风和氧气的供应。③培养料中的供养失控。一些生育期短的品种,菌丝未发到底就已出菇,使子实体所需的养分不能正常供应。有的培养料含水量不足,造成营养运输困难。早开伞尤其是在第二潮菇更为严重,这是因为袋料中的营养消耗过多,无法满足菇体继续生长的要求。④光照过剩,太多的光照可使菇冒增大。
预防措施:选择好品种,在制种时,一次性加大培养料含水量,在配方上辅料的比例不能低于25%。另外,在转潮期如袋内水分不足时应再补水,并在补水时同时加入0.5%的尿素液以补充营养,调节养分供应平衡。
金针菇栽培技术:
一、概述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俗称构菌、朴菇、冬菇等,属伞菌目口蘑科金针菇属。ソ鹫牍皆谧匀唤绻阄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ソ鹫牍讲缓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ソ鹫牍绞乔锒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金针菇由营养(菌丝体)和繁殖(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1)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便成菌丝体。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菌丝长到一定阶段会形成大量的单细胞粉孢子(也叫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有人在试验中发现,金针菇菌丝阶段的粉孢子多少与金针菇的质量有关,粉孢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颜色较深。
(2)子实体子实体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1.5~7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较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稍弯曲,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圆柱形,无色。
辽宁:天赢生物利用工业化生产方式种植金针菇
据了解,在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天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食用菌生产从原料装瓶到产品采收,全部由机械设备代替人工。天赢公司通过工业化生产方式种植金针菇,从培育到采收,在工厂的车间里形成流水线,每天可生产60吨。按公司现有生产车间7000余平方米计算,金针菇产量是同等面积设施农业生产的400多倍。而且,天赢公司生产的金针菇销路和价格极具市场竞争力,在沈阳、锦州、葫芦岛和朝阳等地供不应求。以往,8月至转年初是金针菇的产销旺季,可今年到6月末,有220名员工的天赢公司完成产值1.5亿元,获纯利2000万元。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4.5亿元、利润6000万元。